层楼终究误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房谋杜断,问计云二。,贵族学院小说推荐,层楼终究误少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让他说!”

李二脸色阴沉下来,制止住了长孙无忌的指责。

封伦却是一脸的淡然之色,他站起身拱了拱手说道:“并非臣口出大逆不道之言,只是陛下,应当要与民生息才是,

现在绝非是修建水利、漕运的最好时机,外有突厥、高句丽虎视眈眈,内有旱灾初起,要是国朝再大规模征发民夫修建水利、漕运,

大唐的百姓岂不怨声载道乎?”

“砰!”

李二重重的一掌拍在桌案上,本就是武人出身的他在愤怒的加持下,一掌便把手边的桌案一掌拍的四散开来!

“陛下息怒!”

房玄龄等人立即惶恐的请求李二消消气。

“好你个封伦!你的意思是若朕执意要修建水利工程,那大唐就要亡在朕的手中不成?!”

看着气急败坏的李世民,封伦虽然表面上仍旧一脸淡定之色,实际上他也生怕李世民一个不理智命人将自己砍了,毕竟百骑司督尉的血应该都还没凉透!

“陛下误会臣了,您是千古难遇的明君,何苦在这里恐吓臣子?”封伦一本正经的拍了李世民一个马屁,也算是给李二准备了一个台阶下。

李世民自然不会和自己的高管真的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至少此时不会。

“行了!你们四人退下吧,待下去核实旱灾实际情况的人马回来,根据是实际情况,拟一解决良策给朕过目!”

李二摆摆手,示意四人退下。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一同躬身道:“臣等告退。”

几人刚一退出大殿之外,房玄龄便说道:“几位,不如现在就去我那里商议此事儿如何?也好早日拿出一个章程给陛下过目。”

“正有此意!”

四人一拍即合,遂大步前往房玄龄办公的中书省而去。

【皇城·中书省】

“来人!给诸位大人看茶!”

房玄龄吩咐完手下的随从,立即开门见山的问道:“此次大旱,诸位有什么看法?”

杜如晦沉思了片刻,立即提议道:“本官以为,应提前预选好运粮赈灾的人员,等待前去查探实际情况的差役回来后,

根据实际情况,立即派出运粮赈灾军队,粮食早一日到达,就要少死几十、上百个人!”

长孙无忌听完后接着补充道:“还应该现在就开始准备药材和医官,诸位应该都明白,大灾之后往往是大疫!

旱灾一起,死的人海了去,而现在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灾民的尸首若不妥善处理,恐会爆发大规模的瘟疫,

届时疫病若是传到长安皇城脚下,在座的各位,恐怕全都难逃其咎!”

房玄龄负责全面的政策施行,他点点头:“克明和辅机说的都在理儿,咱们的确该早日准备这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说着,房玄龄看向一言不发的封伦问道:“德彝,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封伦见房玄龄问自己,他这才开口说道:“玄龄,我认为灾情这些按照以往的应对措施修改一二便可以施行,但是,此次情况可不同于往日!”

见封伦欲言又止,房玄龄开口说道:“德彝,但说无妨!”

“唉!”

封伦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认为,人祸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其一是密令赈灾将领,到达灾区后当用雷霆手段,

急速灭杀灾民中趁机作恶的匪徒,其二则是需要行安抚之策,告诉灾民们,大唐的皇帝陛下并没有放弃他们,收拢民心。

其三嘛,则是、、则是”

“则是什么?你倒是快说啊?”长孙无忌催促道。

“其三则是如何摁住那些世家大族的脑袋?让他们不敢借机用此事儿攻击陛下、陛下得位不正的言论。”

封伦也是豁出去了,一口气将此李二的烂疮翻了出来。

官署内,随着封伦此番话语一出,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四人内心都很清楚,他们尊贵的大唐皇帝,李二陛下,自从发动玄武门八百甲士对掏之后,成功的杀掉自己的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后,此事儿便成了他的逆鳞。

虽然明面上无人敢提及此事儿,但背地里不可能管住每一个人的破嘴。

更何况现在是李二贞观改元年的第一年,这才四月份,便发生了旱灾,难免会让有心之人利用无知百姓的嘴,来对付打击李二。

此事儿若不提前想好对策,真到了流言满天飞的时候,做什么都晚了!

几人全都陷入了深深沉默,事关李二,几人都不敢轻易发表看法,最后还是房玄龄拍了板儿:

“好了!今日咱们就先到这里,各自回去写一个章程,明日我们一同取长补短之后再呈给陛下过目。都散了吧。”

目送几人离开自己的官署,房玄龄一下又一下的敲起了自己的太阳穴,正当他愁眉苦脸时,杜如晦去而复返。

“克明,你可是有什么要事?”房玄龄看着一脸神秘莫测的杜如晦问道。

“玄龄,封伦说的对!事关陛下的声誉,咱们可得好生想一想计策才成!”

房玄龄白了他一眼,心道这不是废话!

杜如晦见房玄龄眼神里充满了废话两个字,当即走到他身旁一把将他拽了起来:

“走走走!跟我走!在这里坐着你又能想出什么对策来!”

“克明!你先把话说明白!难不成你有什么对策不成?”房玄龄一把甩开杜如晦的手,询问道。

见不解释清楚,房玄龄是不会老老实实跟自己走的,杜如晦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玄龄啊,我们是当局者迷,现在我们需要去找一个旁观者,才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哦?此人是谁?能入的了你杜克明的眼?”

面对房玄龄的调侃,杜如晦说道:“陛下亲自赏赐县子爵位的云二你可知晓?”

“你说的是那个被陛下赐字牧之的少年郎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泻千里》金银花露原文

风 辞

扫货不发是什么意思

艾酷的晓猫

宝贝今天可不可以不带小雨伞小说

菜瓜瓜

兽族美人被浇灌日常by梦见好

清酒半壶任平生

上千土兵轮过周芷若的背景故事

向阳道

公用的炉鼎

希成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