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村小记忆,于困境中铸就坚韧品格
坛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村小记忆,于困境中铸就坚韧品格,omega纯生双腿大开胎头坠落,坛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教室,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光斑。李贺和同学们整齐地趴在课桌上,尽管心中仍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但他已学会克制自己,严格遵守午休的纪律。教室里安静极了,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张伟班长则在教室里来回走动,脚步轻盈而沉稳,眼睛敏锐地观察着每一位同学的动静,确保每个人都乖乖地休息,为下午的学习养精蓄锐。
如今回首在大路上学的日子,李贺心中感慨万千,那时的生活着实艰苦。学校条件简陋,学习环境不佳,可正是这些艰难困苦,如同肥沃的土壤,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李贺深知,正是这些磨炼,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让他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勇往直前,无畏风雨的侵袭。那些曾经的苦涩与汗水,都已化作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大路小学上了还不到半年,学校迎来了一次搬迁。新校址位于大路村的南边,与大路面粉厂相邻。新校舍是两排五间的土墙蓝瓦房,房屋的房山房头紧紧挨在一起。秋季开学的时间紧迫,为了能让学生们按时入学,学校将几个自然村的学校合并到了一起。在大队的大力帮助下,几个学校的老师们齐心协力,自己动手,投入到紧张的搬迁工作中。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教学用具,有的负责整理书籍资料,有的负责打扫新校舍的卫生。尽管时间紧迫,但老师们毫无怨言,干劲十足。不到一星期,学校便顺利完成了搬迁,一切准备就绪,迎接新的学期。
新校舍虽然依旧简陋,但却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对新环境既好奇又兴奋,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老师们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课堂上,他们激情澎湃地讲解着知识,与学生们积极互动。大路面粉厂的机器轰鸣声,成为了学生们课间的独特背景音,那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学习加油助威。偶尔,从面粉厂飘来的面粉香气,也让午餐时光多了一份别样的温馨。随着学校的合并,学生人数大幅增加,校园里热闹非凡,学习气氛愈发浓厚,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知识的芬芳,让人沉醉其中。
记得当时李贺升入小学四年级,由于学校宿舍紧张,他便与毛柱老师住在一起。白天,他们一同参与学校的建设工作,打核子、砌墙,忙得不亦乐乎。每一块砖的搬运,每一次泥浆的搅拌,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他们便在刚砌好的房间里休息。一天夜里,李贺睡得正香,突然被毛柱老师叫醒。他猛地睁开眼,睡眼惺忪中,只见刚砌起的半截墙轰然倒塌,尘土瞬间飞扬起来,弥漫在整个房间。他心有余悸地看着眼前的场景,惊出一身冷汗,险些被埋于瓦砾之下,真是万幸。
毛柱老师一边轻声安慰受惊的李贺,一边迅速组织其他师生清理现场,确保大家的安全。在昏暗的灯光下,师生们齐心协力,重新规划,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搬砖,有的同学负责和泥,有的同学负责砌墙。尽管夜已深,但校园里灯火通明,大家的身影在忙碌中显得格外坚定。劳动过程中,大家不仅学会了相互协作,更深刻体会到了彼此间的关怀与支持。遇到困难时,同学们相互鼓励;有人疲惫时,大家主动分担。经过一夜的辛劳,新墙巍然矗立,在晨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一种坚韧的气息。尽管每个人都身心俱疲,但脸庞上都绽放着满足与自豪的光辉笑容。这段经历,不仅让李贺学会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持,更让他深刻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课。
学校没有设立食堂,学生们都是走读生。从学校到小姨家,估计有二三里的路程。特别是中午放学后,李贺便如离弦之箭般往家里跑,那种饥饿的感觉,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刻骨铭心,入木三分。肚子里咕咕叫着,仿佛在抗议着长时间的空腹。他的脚步匆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回家,吃上小姨准备的午餐。在奔跑的过程中,他真切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正是这种饥饿与艰辛,让他学会了坚持与忍耐。每次放学路上的奔跑,不仅是身体的挑战,更是心灵的磨砺。那些艰难的日子,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渴望与执着。
小姨家中,正有一顿虽简单却满载着温情的午餐静候着他。简陋的餐桌上,摆放着几盘家常菜,或许只是青菜豆腐,或许是自家腌制的咸菜,但在李贺眼中,那便是世间最美味的佳肴。每一口饭菜,都饱含着小姨浓浓的关爱,那是他勇往直前的无尽动力源泉。小姨家的饭菜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家的味道,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力量。那些奔跑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他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用坚持与忍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