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官庄村传奇:麦穗、灾荒与善举
坛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上官庄村传奇:麦穗、灾荒与善举,omega纯生双腿大开胎头坠落,坛颠,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员外站在锅边,亲自为灾民盛粥,他的手虽然有些颤抖,但动作却十分坚定。每舀一勺粥,他都会仔细地观察灾民的神情,眼中满是关切。他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安慰着每一个前来领粥的人:“别急,都有份,大家都能喝到。咱们一起共度难关,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可灾民的数量实在太多,没过几个时辰,张家那原本满满的粮囤就见底了。最后一勺米被舀出,粮囤底部露出了粗糙的木板。张员外看着空空的粮囤,心急如焚,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赶忙提笔给儿子和兄弟写信告急:“吾儿、贤弟,此地灾情严重,灾民众多,为兄开仓赈灾,然粮已将尽,望速援救,以解百姓倒悬之急。时间紧迫,迟恐生变,盼速归。”然而,山高水远,路途重重险阻,远水解不了近渴,救援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张员外满心焦虑,愁眉不展。回到家中,他看到儿媳妇,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此时也因饥饿而面容憔悴。她坐在床边,看着饿得哇哇大哭的小孙子,眼中满是无奈和悲伤。她的双手纤细,此刻却因饥饿而微微颤抖,她轻轻拍着小孙子,声音轻柔却虚弱:“宝宝乖,别哭,妈妈也没办法啊。等爷爷想办法,很快就有吃的了。宝宝听话,再忍一忍。”小孙子挥舞着胖乎乎的小手,此刻却因为饥饿而无力,哭声也越来越微弱:“爷爷,我饿……爷爷,我要吃饭。”那哭声揪着张员外的心,让他心急火燎,吃不下饭,也睡不好觉。无奈之下,他独自一人悄悄躲进岗楼房,在那里暗自生闷气,思考着还有什么办法能拯救这些灾民。
就在他满心绝望之时,一个白胡子老汉不知何时悄然出现在他面前,他身形清瘦,白发苍苍,眼神却十分明亮。老汉轻声说道:“主人不要着急上火,今夜夜深人静时,有一只白凤凰会来叫你,你只管跟它走就行了。天机不可泄露,一切自有定数。” 张员外闻言,惊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汗毛直立,下巴都差点掉下来,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老……老人家,您所言当真?这可如何是好,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还望老人家明示,这其中到底有何缘由。”老汉却只是微笑着摇摇头,转身消失在黑暗中。
震惊之余,张员外心想,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他强忍着内心的忐忑,好不容易熬到夜深人静,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他坐在门口,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心中默默祈祷着:“老天爷啊,但愿这是真的,救救这些可怜的百姓吧。若能度过此劫,我定当劝诫众人,珍惜粮食,多行善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迟迟不见白凤凰的踪影,心中不禁有些心灰意冷,起身开门准备离开。可就在他刚打开门的瞬间,一只白凤凰扑棱着翅膀,突然飞到了他的面前,清脆地说道:“主人,请跟我走。” 张员外毫不犹豫,立刻跟随白凤凰前行。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白凤凰在前头轻盈地飞着,时而回头看看张员外,确保他跟上。张员外虽然年事已高,但此刻为了拯救灾民,他步伐坚定,紧紧跟随。一路上,风声在耳边呼啸,两旁的树木像是沉默的卫士,静静注视着这神秘的一幕。他们一路来到张家老坟的堰头上,那里有一个早已塌陷的窑洞。只见白凤凰飞进窑里后,便瞬间消失不见了。
张员外不敢耽搁,连夜叫上家人,开始挖掘这个神秘的窑洞。他的儿子们拿起铁锹,奋力地挖掘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张员外也亲自上阵,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动作依然麻利,双手紧紧握住铁锹,一锹一锹地铲着泥土,嘴里还念叨着:“快了快了,说不定马上就有救了。大家加把劲,灾民们还等着咱们呢。”随着挖掘的深入,泥土中渐渐散发出一股陈旧的气息。突然,有人喊道:“好像挖到东西了!”众人的动作更加迅速,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和金银财宝。粮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金银财宝在烛光下闪烁着光芒。
张员外喜出望外,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大声喊道:“太好了,这下大家有救了!”他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将这些珍贵的粮食分发给了那些在饥饿中挣扎的灾民。消息传开,灾民们纷纷赶来,他们眼中含着泪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位老人颤抖着双手接过粮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张员外,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若不是您,我们全家都得饿死。”张员外赶忙扶起老人,说道:“老人家,快起来,这是大家的福气,以后咱们都要珍惜粮食,好好过日子。”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因为张员外的善举和神秘白凤凰的指引,最终有了一丝温暖的转机。而张员外的善举,也成为了上官庄村代代相传的佳话。村里的老人们常常在夏夜的庭院中,摇着蒲扇,给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善良与希望,珍惜粮食,敬畏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