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不幸中的大幸
竹生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9章 不幸中的大幸,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竹生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幸中的大幸
“起雾了!”</p>
“啥?”</p>
守在洞口望风的村民,突然看着外面的天色说道。</p>
其中一人怀疑地探出头去,仔细多瞧了两眼,扭身拍了拍同伴。</p>
“这时候起雾,不见得是啥好事,这样,你在这边盯着,如果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你就按响铃,我下去跟老秦和村叔他们说一声。”</p>
同伴点点头,“好,你快去,这边我守着,放心!”</p>
两人互相交代完,其中一人转身往破庙里进。</p>
留守在洞口的人,神情紧张地死死盯着外面的情况,洞口上边,贴了三张黄符纸,洞口前方正中的地上,还插着一边利剑。</p>
怎么看,都觉得心里多了一分底气。</p>
自从他们莫名其妙被困在这山里,已经大半天了,还没有找到出去的办法。</p>
幸亏队里有秦捡,带着大家伙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一处早就淹没在历史中的一处洞中老庙。</p>
秦捡带着村子里的人,抬着几个伤患人士,趁着天色躲进了洞中。</p>
此地十分隐蔽,很多村子里的老人都不知道具体的地方,但是倒是听以前还在世的长辈提到过山里有一些特别的地方。</p>
就是不太好找。</p>
而先前,受伤的那几个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偷偷进山的。</p>
要不是家里的长辈,临到年底找小辈的干活,发现没找到人,这才左右打听出来趋向。</p>
如今的村子,早就不是从前那种闭塞的样子了,科技的发展早就拉平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何况是他们这个位于自然风光景区下面的村子。</p>
如今不说多好,总归是不需要村子里的后辈们,再像从前一样,背着性命去山里讨生活。</p>
因此,许多流传在这村子里的传说,渐渐地也都随着老人们的离世,陆续烟消云散了。</p>
几十年过去,家家户户新房盖着,现代化一日千里,都习惯了这样便捷而新式的生活,已经没有几人对老传统念念不忘了。</p>
可惜,总有人是特殊的。</p>
长山里长大的孩子,有人向往山外的绚烂多姿,也有人痴迷于那些人烟罕至的深山故事。</p>
冬至就是其中之一。</p>
幽深的庙宇下,二十几人靠着墙壁,围坐一圈,中间转圈摆放了四张担架,上面躺着村里人熟悉的后生冬至,和三个同龄的陌生人。</p>
“老秦,怎么样了,你还有啥别的法子离开这里不?”</p>
有名五十开外的中年男人,屈膝盘腿地靠墙坐着,眼睛看向隔壁正在地上不知道划拉什么东西的秦捡。</p>
他一开口,其他人的目光也都同时看过来,大家期待地望着秦捡,企图从他的嘴里能够听见让人安心的话。</p>
甚至包括躺在担架上的赵冬至。</p>
他一脸愧疚地撑着身子企图坐起身,周围有人很是失望地看着他,不过也有人看见他不方便,急忙上前来扶着他。</p>
“谢谢鑫哥。”赵冬至偏头看了眼,感激道。</p>
名唤鑫哥的人说:“行了,都是一个村的,说那些客气话。”</p>
别说,他这话一说完,周围同村人的脸上也好了不少。</p>
想到鑫哥的话说的也没错,年底因为几个年轻人进山闯了祸的事,在面临的共同困难面前,大家也不想计较了。</p>
当然,其中也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次他们被困在山里,还有一个让人心存希望的人。</p>
秦捡。</p>
这位多年前就搬到他们村子里生活的能人,这些年来不知道帮着村里的人,解决了多少棘手的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