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三十七具肝脏的角度》,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十七具肝脏的角度》
解剖实验室的荧光灯在午夜发出轻微的嗡鸣,顾承川的白大褂袖口蹭过橡胶肝脏时,带起一阵防腐剂的冷香。不锈钢台面上摊开的解剖图谱第 42 页已泛起毛边,肝段划分的红笔标注旁,不知何时被他画满了微型手术刀图案 —— 每把刀刃的角度,都与父亲病历里 “肝叶切除手术失败” 的记录严丝合缝。
3-0 缝合线在指尖打了个滑结。顾承川盯着橡胶肝脏上第 37 道缝合痕迹,针脚歪斜得像深秋的雁阵。左手食指的创可贴边缘卷起,露出底下未愈的刀伤 —— 那是前天解剖课上,因模仿带教老师的握刀姿势太用力,防滑纹在皮肤上刻出的细痕。李佳送的银杏叶书签就夹在图谱里,叶脉间的金粉手术刀,在冷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怀表被反扣在器械盘边缘,表盖的裂痕正对着橡胶肝脏的 “肝右前叶”。他数着表针走动的节奏,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床头的输液泵,也是这样规律的滴答声,却没能留住那个在通州胡同里教他认脏器图谱的身影。橡胶肝脏的 “肝硬化” 纹理硌着掌心,他突然发现,这些人工制造的凹凸,竟与父亲手掌的老茧分布惊人相似。
“啪嗒”。实验室木门被推开的声响惊飞了台面上的银杏叶书签。带教老师陈立仁的影子覆在橡胶肝脏上,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老北京牌钢笔,笔帽还沾着解剖课上蹭的福尔马林渍。“顾同学,停尸房的钟点工该以为你要住这儿了。” 他的京腔带着胡同里的爽朗,却在看见台面上的 37 道缝合线时,声调软了半分。
顾承川慌忙收起缝合针,指尖的钢琴茧刮过橡胶表面,发出细微的刺啦声。陈立仁扫过图谱上的密密麻麻的标注,突然指着他画的手术刀:“每把刀的角度都对着肝静脉主干,是跟自己较劲呢?” 他的手指敲了敲橡胶肝脏的 “第一肝门”,“你父亲的事,我看过病历 —— 在乡镇医院能做到那个程度,已经...”
“是可以避免的。” 顾承川突然开口,声音比不锈钢台面更冷。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他摸向表盖内侧的划痕,那是父亲临终前指甲留下的印记,“如果当时主刀医生多注意 0.5 厘米的肝蒂变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