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止血夹的年轮卡顿》,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止血夹的年轮卡顿》
心外科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器在黄昏发出低吟,顾承川的目光钉在 3d 血管成像屏上,自动止血夹的机械臂正以 0.1mm \/ 秒的速度逼近冠状动脉狭窄段。淡蓝色的粥样硬化斑在血管壁上层层堆叠,突然,他瞳孔剧烈收缩 —— 那些斑块的同心圆纹理,竟与通州胡同老槐树的年轮分毫不差,每个缺口都精确对应着他训练模型上的 “致命缝合点”。
“止血夹准备闭合。” 主刀医生的指令通过耳机传来,金属器械的冷光在护目镜上流淌。顾承川看见,第七道年轮缺口正对准机械臂的钛合金夹爪,而那里,正是他在硅胶心脏上缝过七千次的 “室缺同源位置”—— 父亲手术记录里,这个位置永远画着小太阳,旁边注着:“老槐树的抗风枝桠在此分叉。”
消毒水的气味突然漫出时光的褶皱。十二岁的顾承川蹲在老槐树下,看父亲顾修平用手术刀刮取树皮标本,刀刃划过的纹路与此刻血管斑块的年轮完全同步。更震撼的是,每个年轮缝隙间,竟嵌着极细的金属碎屑 —— 那是车工长期接触的冷却液残留,与陈立仁当年记录的 “职业性血管纤维化” 特征完美吻合。
“顾医生,确认止血夹位置。”
他的左手在操作屏上悬停,薄茧的第七道纹路突然发烫,像被 1998 年煤炉的火星溅中。记忆如潮水涌来:训练时每次缝到 “老槐树年轮缺口”,掌心都会留下树皮状的压痕,而患者此刻的血管壁,正将这些虚拟的致命缺口,转化为真实的、带着职业温度的病理标本。
止血夹的闭合声在耳机里响起前 0.1 秒,顾承川的食指不受控地砸向紧急暂停键。机械臂在距血管壁 0.2mm 处戛然而止,主刀医生的咒骂声混着设备报警,却抵不过他耳中轰鸣的、老槐树年轮生长的 “咔嗒” 声 —— 那是父亲说过的、血管纤维化最危险的信号。
“你在干什么?!” 主刀医生转身时,顾承川看见对方护目镜里倒映着自己发白的指节,薄茧在操作屏蓝光下透出树纹状的阴影,与患者血管斑块完全重合。
“年轮缺口,”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带着树皮的粗粝,“每个缺口对应着职业损伤的累积 —— 这里,” 他指向成像屏的第七道年轮,“是车工三十年接触冷却液的血管钙化点,和我训练模型的‘致命缺口 7 号’完全一致。”
陈立仁的皮鞋声突然碾碎紧张的空气,缺纽扣的白大褂带起的风,让患者胸前的车工证吊牌轻轻摇晃。老人的生锈听诊器擦过顾承川手背,听头的绿锈与血管斑块的年轮形成 75 度角的共振:“1982 年,我给二十个车工测血压时发现 ——” 他用钢笔尾端轻叩成像屏,“血管钙化的年轮,比任何 ct 都早三年预告狭窄。”
顾承川摸出父亲的急救手册,1982 年机床厂特刊的 “职业性血管病” 章节,老槐树年轮的拓片旁,父亲用红笔圈住:“每个年轮缺口都是时光的咬痕,触诊时会硌痛指腹。” 他的薄茧此刻正隔着无菌手套,“触摸” 着患者血管壁的凹凸 —— 那些被 AI 视为 “扫描误差” 的细微起伏,在掌心记忆里,是冷却液侵蚀血管的精确刻度。
“打开手术野。” 陈立仁突然掀开无菌单,拇指按在患者左胸第三肋间,“车工的血管震颤,该是这种频率 ——” 他的指尖起落三次,与老槐树被风吹动的节奏完全同步,“承川,用你的薄茧接住时光的刻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