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听诊器的复调杂音》,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诊器的复调杂音》

2005 年 5 月 17 日下午三点,肾病门诊的阳光被百叶窗切成细条,在顾承川的白大褂上织成老枣树的影子。他的薄茧刚触到听诊器胸件,金属的凉就顺着掌纹爬向心口 —— 和 2019 年手术失败时,器械护士递来的冰冷手术刀触感一模一样。

“张阿姨,您的肾小球滤过率 45ml\/min,” 他盯着病历夹,肌酐值 180μmol\/L 的数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相当于肾脏的‘下水道’堵塞了 55%,需要立即调整 ——”

“顾医生,” 患者张桂兰突然打断他,布满老年斑的手在床单上划出树的轮廓,“你说的这些,比老枣树的虫蛀还难懂。” 她的床头挂着串千纸鹤,每只翅膀上都写着 “平安”,和顾承川父亲急救手册里的竹筷刻痕形成刺眼的对比。

诊室门被推开,陈静姝的白大褂口袋里,半截竹筷随着步伐轻晃 —— 和父亲 1998 年抗洪时用的同款,却缠满彩色丝线,像极了张桂兰床头的千纸鹤。“桂兰阿姨,” 她的声音带着槐花香,“您看院子里的老枣树,树根蓄水越多,树干越结实。”

顾承川的薄茧在病历夹上顿住,“肾小球滤过率” 的术语卡在喉咙里。陈静姝蹲下身,握住张桂兰的手,在其掌心画圈:“肌酐就像河水里的泥沙,数值越高,泥沙越多,肾脏这条河就越容易淤堵。” 她的竹筷轻点患者手腕,彩色丝线扫过桡动脉,“我们要做的,就是帮您清淤,让河水重新流动。”

张桂兰的眉头舒展,顾承川却听见自己的心跳在听诊器里变成杂音。他的薄茧触到陈静姝的竹筷,丝线的粗糙感让他想起父亲竹筷上的烫痕 —— 那是 1998 年洪水时,父亲用烧红的竹筷在铁皮上烙出的生命坐标,而师姐的竹筷,却被柔软的丝线包裹,像极了患者们折的千纸鹤。

“SbAR 沟通法,” 陈静姝突然转头,眼中闪着狡黠的光,“S 是现状,b 是背景,A 是评估,R 是建议 —— 但对桂兰阿姨来说,‘河流泥沙’比‘肌酐值’更解渴。” 她的竹筷在顾承川掌心划出老枣树的年轮,“还记得父亲说的吗?‘医学是树,故事是根’。”

顾承川的喉结滚动,父亲急救手册里的 “医患沟通” 章节突然在脑海中翻开,泛黄的纸页间,父亲用竹筷画了棵树,根系部分写着:“术语是枝叶,故事是根须。” 他的薄茧无意识地摩挲着听诊器软管,那里的裂痕和父亲竹筷的烫痕位置相同,却从未像此刻般感到陌生。

“顾医生,” 张桂兰突然指着他掌心的薄茧,“你这茧子,是不是和老枣树皮一样,能接住风雨?” 她的千纸鹤在微风中轻晃,每只翅膀的折痕,都对应着顾承川缝合时的进针角度,“小陈医生说,你的手能听见肾脏的声音,就像老枣树能听见地下水。”

顾承川的薄茧第一次在患者面前蜷曲,他看见陈静姝的竹筷在张桂兰床头的病历上画了幅简笔画:老枣树的根系化作肾小球,每根须子都标着 “滤过率”,而树干上挂着的千纸鹤,翅膀上写着 “低盐饮食”“按时服药”。更震撼的是,画中的竹筷插在树根旁,彩色丝线缠绕的地方,正是父亲当年标记 “生命水源” 的坐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夫人一卦千金,我吃亿点软饭怎么了

酸Q

穿书校园,我癫亿点怎么了?

慕青衿

《一泻千里》金银花露原文笔趣阁

九尘木

一泻千里小说原文

大麦若水

美人帐by抹茶冰沙阅读

舒莓

一泻千里金银花露原文txt

想要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