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输液管的颤音校准》,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护士,” 李敏突然轻声说,“能给小雨换根粉色输液管吗?她最怕看见透明的……” 顾承川怔住,这才注意到小雨床头的玩偶全是粉色系,而他刚才用的透明输液管,正像极了绘本里怪物的触须。
陈静姝递过编好的输液管枝桠,丝线在顾承川掌心留下浅痕:“医学不是解剖图,是小雨眼里的粉色藤条。” 她的竹筷轻点输液泵,“就像你父亲用竹筷画五线谱安抚伤员,我们要用孩子看得懂的故事,校准生命的颤音。”
顾承川点头,薄茧第一次主动凑近小雨的掌心,那里的温度比消毒灯温暖百倍:“小雨看,叔叔的茧茧是小枣树的树皮,专门接住害怕的眼泪。” 他想起父亲急救手册里夹着的、1998 年洪水时给儿童患者折的纸船,船身的折痕,竟与李敏美甲的琴键边缘完全吻合。
小雨犹豫着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薄茧:“像树皮……” 顾承川笑了,看见输液管里的营养液正顺着陈静姝编的枝桠流动,在阳光里划出粉色的弧线,像极了老枣树上挂着的、会发光的枣花蜜。
“顾医生,” 李敏突然展示手机相册,里面存着二十年前的照片 ——2003 年非典,她作为小患者收到顾承川送的琴键贴纸,“您当时说,每个琴键都是老枣树的叶子,接住阳光就会变甜。”
顾承川的薄茧突然发颤,照片里的小患者,此刻正作为母亲,用当年的贴纸安慰自己的孩子。他终于明白,那些被他视为 “非医学” 的细节,早已在时光里长成了患者心中的生命图腾。
中午十二点,顾承川在值班室看见陈静姝编的输液管枝桠,粉色丝线上系着小雨送的玻璃珠,在阳光下折射出老枣树的影子。他摸出父亲的急救手册,在 “儿科沟通” 章节空白处,用红笔补上:“给孩子看病,要先把自己的手,变成他们眼里的玩具、故事、会发光的茧。”
消毒灯在走廊尽头亮起时,他望着儿科病房的方向,输液管的颤音透过墙壁传来,不再是单调的机械声,而是陈静姝编的枝桠、小雨的抽泣、李敏的美甲,共同谱成的、带着体温的生命颤音。他知道,自己掌心的薄茧,从此不再是令孩子害怕的 “怪物印记”,而会成为老枣树枝桠的延伸,接住每个小生命的恐惧与希望,让医学的颤音,校准成他们听得懂的、温柔的摇篮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