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章 《薄茧的量子永生》,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薄茧的量子永生》
2006 年 3 月 12 日,医学博物馆的灯光像层温柔的消毒水,漫过玻璃展柜里的铜片挂件。顾承川的薄茧按在冰冷的玻璃上,看着自己的掌纹与展柜内的老枣木年轮重叠,突然听见三十年前的洪水声,从铜片的分子振动中渗出。
“顾医生,” 郑义的声音带着 AI 特有的机械感,“分子振动模拟系统就绪,铜片的 378 次震颤,对应顾修平医生 1998 年的 378 次心跳。” 实习生的错题本换成了博物馆手册,封面上印着:“当技术成为情感的载体,医学便获得了量子永生。”
玻璃展柜突然发出蜂鸣,铜片表面的 “平安” 刻痕泛起微光 —— 是顾修平的声音,带着老枣树皮的粗粝:“1998 年 7 月 23 日,我在老枣树下遇见个躲在树洞的伤员,他的手比洪水更冷……”
顾承川的喉结滚动,薄茧无意识地摩挲着玻璃,那里的温度与 1998 年父亲急救箱的铁皮相同。更震撼的是,江凛的保温杯突然漏水,水流在展厅地面蜿蜒,竟形成老枣树根脉图,每道水痕都精准落在铜片电磁波动的共振点上。
“江主任,” 陈静姝的竹筷轻点地面的水痕,彩色丝线在水光中显影出五线谱,“您的保温杯,终究还是成了老枣树的‘水脉听诊器’。”
江凛笑了,袖扣在水痕中映出老枣树根须:“当年顾修平医生说,‘每个医学发现,都是老枣树给医者的情书’。” 他的保温杯底刻着新字 ——“川流不息”,正是顾承川母亲的笔迹。
展柜内的铜片突然发出高频振动,顾修平的声音转为哽咽:“我的儿子承川,现在该长成能接住生命的树了……” 顾承川的薄茧贴紧玻璃,发现振动的频率,竟与自己的心跳完全同步,就像三十年前父亲在洪水中敲出的、让伤员安心的节拍。
“沈护士,” 陈静姝转身时,白大褂口袋里的竹筷滑出,“把蒜苗小树移到展柜旁,当年的输液瓶,现在该换成博物馆的玻璃了。”
实习生抱着青瓷花盆走来,当年的蒜苗已长成拇指粗的树苗,叶片的弧度与铜片挂件的齿轮完全吻合。沈星遥的红绳项链缠在花盆上,绳结打法正是 1998 年父亲教给抗洪队员的 “九道平安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