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急诊室的碎玻璃心》,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生理盐水第三次接触伤口,乐乐突然抓住顾承川的白大褂,领口的酒气蹭到他的手背:“叔叔的衣服,和爸爸抱我时一样暖。”
母亲的啜泣声在走廊响起,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纸巾,上面印着乐乐幼儿园的手绘图:“这是他画的‘幸福一家’……”
顾承川的薄茧触到画纸的毛边,发现背面写着:“爸爸妈妈的嘴巴,比玻璃锋利。” 画中的三人手拉手,中间的男孩戴着和沈星遥同款的红绳头绳。
“郑义,” 他望向 AI 屏幕,“把缝合速度设定为患者心跳频率的 80%。”
实习生的手指在键盘悬停:“顾老师,这是您第一次用家庭情感数据校准方案。”
“因为他需要的不是最快的愈合,” 顾承川看着乐乐逐渐放松的眉头,“而是让每个针脚都像爸爸妈妈迟来的拥抱。”
沈星遥的红绳在额角绕出松紧适宜的结,绳尾的铃铛轻响:“我小时候怕打雷,爸爸就用红绳给我扎头发,说每个结都是晴天的钥匙。”
凌晨四点,最后一片玻璃碎片被取出。乐乐盯着沈星遥编好的红绳头绳,突然把画纸举给父母看:“爸爸妈妈,乐乐的伤口里,住着会发光的红绳结。”
父亲的喉结滚动,母亲颤抖着抱住孩子,顾承川看见他们后颈的红痕,与乐乐额角的缝合轨迹完全一致 —— 那是他为 38 号伤员设计的、象征愈合的螺旋纹。
“顾老师,” 江凛的声音从病理科传来,“伤口渗出液里的催产素浓度上升 50%,这是首例通过家庭和解促进康复的案例。”
顾承川望向窗外,夜色不知何时泛起鱼肚白。沈星遥正在给乐乐演示红绳头绳的戴法,郑义蹲在旁边调整监护仪的显示界面,让数据曲线更柔和。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真正的医者,要学会在伤口里,看见家庭没说出口的爱。”
这一夜,他在病程记录写下:“急诊室的碎玻璃心,是藏在渗血里的、最痛的争吵。当乐乐的伤口显影出父母的分贝值,当画纸背面的字诉说着语言的锋利,我终于懂得,医学的温度,从来不在器械的精度,而在像沈护士那样,愿意用红绳编出温暖;像郑义那样,把数据调成和解的色调;像每个医者那样,在取出玻璃时,也轻轻接住孩子眼里的星光。那些被我们忽视的争吵,那些藏在伤疤深处的恐惧,才是最需要愈合的伤 —— 而我们的手,必须学会在技术之外,成为承接星光的、最温暖的掌心。”
消毒灯亮起时,顾承川看见沈星遥正在用红绳将乐乐的画纸绑在护士站,绳结的影子投在地面,形成 “和解” 的形状。他知道,这场关于玻璃与星光的故事,远未结束 —— 就像急诊室的灯永远亮着,而他们的手,终将在每个深夜,成为接住那些未说出口的伤害的、最温暖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