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4章 《人文关怀的共生频率》,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水雾第三次漫过患者咽喉,年轻人突然抓住顾承川的白大褂,墨镜滑落露出通红的眼眶。手机屏幕亮起新消息:“医生,我其实…… 害怕再也不能安慰直播间里失眠的人。”
中年男人的摄像机剧烈晃动,镜头里映出他颤抖的手。“你为什么不早说!” 怒吼里带着哭腔,“我以为你只是想赚快钱!”
顾承川按住患者起伏的肩膀,转向摄像机:“停一下。现在需要的不是录像,是倾听。” 他翻开患者的直播切片,凌晨两点的画面里,年轻人正轻声念着粉丝的留言:“别怕,天亮就好了。”
沈星遥的红绳突然抽在治疗车边缘,60 次 \/ 分的敲击声像沉稳的心跳:“他在直播间当别人的树洞,自己却没地方倾诉。”
摄像机的红灯熄灭。中年男人蹲下身,握住儿子的手:“对不起,爸爸以为……”
患者在手机上快速打字:“爸,你总说我不务正业,可那些听我说话的人,真的需要光。”
“郑义,” 顾承川的声音带着震颤,“把康复方案核心设为‘声音共生’,让 AI 模拟他的声线回复粉丝留言。”
实习生点头,键盘声变得舒缓:“已设置,顾老师。系统会根据他的恢复进度,逐步过渡到本人发声。”
夕阳漫进诊室时,患者的喉间水肿消退。他摘下墨镜,对着手机镜头比了个 “嘘” 的手势,屏幕上弹出粉丝留言:“等你回来,我们的深夜电台不能没有主播。”
沈星遥将编好的红绳麦克风挂坠系在患者腕间,绳结的影子投在墙上,与窗外摇晃的雨帘重叠成 “共鸣” 的形状。
这一天,顾承川在病程记录写下:“人文关怀的共生频率,藏在被忽视的深夜独白里。当患者用嘶哑的嗓音安慰他人,当父亲的镜头下藏着笨拙的爱,我终于懂得,医学的温度不在精密的仪器里,而在沈护士焐热的压舌板、郑义调试的 AI 声线、每个愿意停下录像去倾听的瞬间。那些被我们视为‘病例’的名字背后,都是渴望被理解的灵魂 —— 而我们的手,必须学会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让关怀的频率,与生命的脉动同频共振。”
消毒灯亮起时,顾承川看见沈星遥正在用红绳将患者的直播切片系在护士站,绳结的影子投在地面,形成 “倾听” 的形状。他知道,这场关于声音与共鸣的故事,远未结束 —— 就像诊室的灯永远亮着,而他们的手,终将在每个深夜,成为接住那些未说出口的孤独的、最温暖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