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章 《心跳的坐标》,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心跳的坐标》
消毒水的气味在病历本上淡成影子,顾承川的钢笔尖在 “顾小川” 的名字上顿了顿,纸页边缘还留着儿子住院时画的棉签心脏 —— 心尖的缝里,不知何时被戳了个透光的小孔。
“爸爸在画星星吗?” 儿子趴在折叠床上,退热贴的胶痕还粘在额角。顾承川笑了,笔尖划过末页空白:“画个能装下心跳的坐标系。” 横轴 “技术精度” 用直尺画出,纵轴 “人心温度” 却故意偏了 15 度,像极了磁导航导管进入右心室时的天然角度。
钢笔在交点处悬停,顾承川想起非洲黏土心的红土纹路,想起儿子掌心的碘渍心脏。笔尖落下,带缝的心脏跃然纸上,心尖的缺口恰好对着纵轴 —— 那里标着 “36.8c”,是他焐热器械时的恒定温度。“看,” 他用橡皮在缝口擦出光斑,“技术和温度在这里碰头。”
儿子的指尖划过心尖的缺口:“像姆鲁的贝壳项链。” 顾承川点头,笔尖在横轴刻下 “0.1 毫米”—— 那是磁导航导管的最小调节精度,却在纵轴对应着 “李建国的断针弧度”“张秀芳的红枣甜”“非洲红土的呼吸孔”。
“为什么温度轴歪了?” 孩子指着倾斜的纵线。顾承川放下笔,摸出枣核针:“因为人心不是直尺量出来的,” 针尖在纸上游走,“就像你用吸管做导丝时,手腕的抖动让导管有了温度,这是机器学不会的。”
病历本的前页飘出张照片,是非洲部落孩子举着黏土心的合影。顾承川捡起照片,看见阿布德在背景里比划坐标系 —— 用红土在沙地画的,横轴是 “椰壳导丝的螺旋数”,纵轴是 “掌心捂热的时间”。“他们也在找自己的坐标,” 他对儿子说,“就像李爷爷当年用断针,在没有刻度的年代,刻下医者的温度。”
暮色漫进病房,儿子突然抢过钢笔,在 “人心温度” 轴上画了串小太阳:“这里要装满爸爸的手心,非洲的篝火,还有张阿姨的红枣。” 顾承川愣住,发现孩子画的太阳,每个都有个小缺口 —— 那是模仿他留缝的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