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0章 我们一时接受不了啊!,娇软美人,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党争,争的是公利而非私利”</p></p>

张居正若有所思,问道:“陛下,何为公利,何为私利?”“张师傅是湖北江陵人,你为湖广父老乡亲奔走疾呼,是公利。朝廷规划水利工程,疏浚河道,修建直道,张师傅为湖广争取到更多的项目预算,是公利!”</p></p>

现阶段对官员的要求不能太高,能全心全力为家乡父老谋利,已经算是好官了。</p></p>

看到大家都明白了,朱翊钧继续说道:“吏治改革,考成法只是手段之一,我们本质上要打破朕刚才说的大圈套小圈,小圈各行其是,只对圈心负责的陋习。”</p></p>

张居正问道:“还请陛下明示。”</p></p>

“你们可以有圈子,但是所有的官吏都必须对《国律》负责!”</p></p>

“对国律负责?”</p></p>

四人猛地明白,皇上所说的《国律》,是以前的《吏律》,主要内容是国制机构,以及吏律的官吏选任、职责、违法乱纪定义和惩罚等内容。</p></p>

张居正眼睛一亮:“皇上所言的意思,国律定下官制和职责,上下官吏平日行事时,可以拉帮结派,可以组成一个个小圈子。</p></p>

但是你必须尽到《国律》中规定的职责,办好上司交办的差事。否则的话,不管你大圈小圈,以《国律》严惩之。”</p></p>

“以制管人,以法治国。”</p></p>

朱翊钧不大的声音,在胡宗宪四人耳边却像是焦雷炸开。</p></p>

从古到今,多的是人治,少的是法治。尤其是程朱理学大盛后的前宋和国朝,提治国必是人治。只有人治才是德治,才能行仁政。</p></p>

法治是法家卑劣粗鄙之法,冷酷无情、害民祸国。</p></p>

杨金水看着四位名臣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嘿嘿一笑,终于知道皇上的厉害了吧,慢慢来,还有让你们更加惊喜的在后面。</p></p>

他起身为朱翊钧和胡宗宪四人换上热的新茶。</p></p>

今日被朱翊钧召来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杨金水这些日子惶然的心情被一扫而空。</p></p>

二月初一朝会,也是皇上的登基大典,高拱那一出,怎么看都十分丑陋拙劣。杨金水知道,高大胡子的仕途完蛋了。</p></p>

唉,自己怎么摊上这么个猪队友?</p></p>

自己配高拱,冯保配张居正。皇上莫非是一块瘦肉搭一块肥肉。</p></p>

倒台是暂时无虞,可是也跟着前途暗淡啊!</p></p>

内廷老祖宗之争,自己就落于下风了。</p></p>

这些日子,杨金水心里十分烦躁,日夜忧虑。</p></p>

今天突然被召到西苑来,杨金水还很忐忑。</p></p>

可是看到与会者,心情大好,尤其是看到竞争对手冯保都没资格参加。</p></p>

他很快想明白了,自己在皇上心里,还属于核心的近臣。</p></p>

杨金水心情瞬间大好。</p></p>

但是他也牢记自己的身份,多听多想少说。</p></p>

朱翊钧端起杨金水换的新茶,轻抿了一口,继续说道。</p></p>

“那些大儒,对法治谈虎色变,动不动就是说仁政德治,其实就是人治。</p></p>

为何?</p></p>

因为衡量是非对错的道德标准掌握在他们手里,时而高耸入云,时而低陷谷底,主打的就是宽己严人,灵活机动。</p></p>

现在朕要钦定律法条例,以为治国准绳,关键是抓住是非对错的标准。”</p></p>

四人心里一凛,抓住是非对错的标准。这一招又准又狠啊。</p></p>

“法治,说是法治,不管律法条例多么得完善,执行的还是人,说到底还是人治。可朕为何还要坚持以制管人,以法治国?</p></p>

万事有衡。管人治国,总得有个标准,不能事事由朕来评判裁定。朕先把是非对错的标准定好,你们施政理事,就按照这个标准去比,做得好就是好,做得不好就是不好。</p></p>

以前都察院是监察机构”</p></p>

赵贞吉听到朱翊钧听到都察院,眼睛一亮。</p></p>

“说是风闻言事,互相弹劾,查实属实者嘉奖,不实者不罚。居然还是广开言路的典范。朕觉得着实可笑。</p></p>

道德是每个人主观评判,对别人是罪大恶极,绝不宽恕。跟自己相关就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p></p>

久而久之就成了党争攻讦,却跟除弊纠错毫无关系了,脱离了监察本责。”</p></p>

赵贞吉问道:“陛下圣明,臣也觉得都察院行使监察权,当以律法条例为准绳,对则宣扬,错则纠劾。”</p></p>

“大洲先生说得对。都察院行使监察权,是替朕,代朝廷守住最重要的一道大门,律法条例就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p></p>

胡宗宪忍不住问道:“陛下,以律法条例为准绳,可是我朝的律法条例,有些粗糙。”</p></p>

何止是粗糙,简直是粗犷!</p></p>

可是到如今,事实上不知改了多少。</p></p>

于是沿袭的祖制,历代皇帝改来改去的律法,混在一起,就跟一大团麻花一样。对于文官们来说,方便浑水摸鱼。</p></p>

遇到什么事,发挥特长,在故纸堆里使劲地找,找到利于他们的条款,这是祖制啊,必须遵循。</p></p>

旁人包括皇帝都只能干瞪眼。</p></p>

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谁干得这些进士出身的翰林文官们啊!</p></p>

朱翊钧说道:“汝贞先生说得是,所以我们必须要改。</p></p>

先皇登大宝之初,朕以太子之位秉政,让人整理编修大明律法,编为《宪》、《国》、《民》、《刑》、《商》、《范》六律,三年过去,只完成了一小部分。</p></p>

以制管人,以法治国,就得先有法制。六律就是律法条例。朕即位后,决定加快编写。</p></p>

正好内阁、六部诸寺总辞职,朕请石麓公专职编修六律。</p></p>

专设律政院,请石麓公总领院事,领着一众律政大夫,专心编修六律。</p></p>

石麓公渊学宏才、中正持平,志切协恭、诚存体国。为元辅时,上成君德,中协寮友,下辑庶司,寅恭匪懈,默辅升平之治。”</p></p>

怎么?</p></p>

还给他专设了一个律政院,专事编修六律。</p></p>

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p></p>

前元辅辞职后,一般都是告老还乡,严嵩、徐阶等人都是如此。李春芳却被留在京城里。</p></p>

这个消息过于震撼,众人一时反应不过来。</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沈听雪和清冷太子的小说叫什么

深巷藏猫崽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雨天下雨

重生从1993开始

月阳之涯

长生道君:我修为没有瓶颈

战锤打榜

重生幼儿园,系统让我去高考?

南风抚月

重燃青葱时代

蜜汁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