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则!,娇软美人,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要以身作则!
朱翊钧等张居正缓过神来,继续施加影响。</p>
“张师傅,我们参观过丰润羊毛呢绒厂,你觉得重要吗?”</p>
张居正马上答道:“非常重要。”</p>
朱翊钧又问道:“重要在哪里?”</p>
“一年百万米的羊毛呢绒,可以让数十万军民冬天穿得暖和体面,一年可以收多少税啊。”</p>
张居正感叹道。</p>
他初步看了呢绒厂的账本,瞠目结舌。</p>
由于是隶属于少府监的“大明央企”,呢绒厂在账目和纳税这块,从来不打马虎眼,看到那一串串数字,张居正心都热了。</p>
一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啊。</p>
要是大明遍地都是这样的老母鸡,国强民富指日可待。</p>
“张师傅,还不止如此。”</p>
张居正眼睛一亮。</p>
不止如此?</p>
“皇上,还请指点臣。”</p>
“张师傅,朕问你,呢绒厂的羊毛从哪里来?”</p>
张居正捋着胡须答道:“吴厂长有说,羊毛是沿着滦河一路南下,来自滦河中上游,以及西辽河地区牧区。”</p>
“没错,丰润羊毛呢绒厂大量收购羊毛,让滦河中上游和西辽河地区上万户牧民,每年多了一笔不菲的收入。</p>
有了这笔钱,他们可以买粮食、食盐、茶叶、棉布、呢绒和其它各种生活用品,衣食无忧。</p>
张师傅,你知道大明最大的羊毛呢绒厂在哪里吗?”</p>
“在辽东新民,那里的新民羊毛呢绒厂是大明最大的呢绒厂,去年纳税十二万银圆。”</p>
“没错。新民羊毛呢绒厂去年出产羊毛呢绒一百二十万米。它是去年新建成的新厂,产能还在爬坡,今年预计能出产呢绒一百六十万米,后年可冲到两百万米。</p>
它一个厂,还只能把察哈尔部旧地牧区的羊毛,吃掉一半。少府监准备在广宁义县、沈阳再建两个厂,勉强能把蒙古左翼牧区的羊毛吃下。</p>
同时在大同、东胜再建两个羊毛呢绒厂,吃下右翼牧区的羊毛。再加上设在赤峰、丰宁、大同等地的牛羊肉联罐头厂和皮革厂。</p>
漠南的蒙古诸部,养羊放牛就能丰衣足食,还用得着骑着马、提着脑袋南下抄掠吗?”</p>
张居正一下子明白了,“皇上圣明!这丰润呢绒厂,就是经济手段羁制漠南蒙古诸部的重要一环。</p>
臣终于亲身体会到,皇上此前跟臣等讲《政治经济学》时说的,经济是政治军事的基础。经济搞活,一切就都活了起来。”</p>
张居正在心里把算盘珠扒拉了一下。</p>
蒙古漠南左右两翼的牧民,自从归附大明,算是等到好日子了。</p>
刚才皇上说的羊毛、养羊放牛不算,太仆寺每年还要从草原上采买大批战马和驮马,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p>
归附大明,成了自己人,粮食、食盐、茶叶、白糖、棉布等日用品就不好意思卖得那么死贵了,按照内部价一算,便宜一大截。</p>
收入增多,支出减少,日子自然就好过了。</p>
张居正还想明白一件事。</p>
漠南牧民以前是养羊放牛,现在也是一样,为什么现在的日子就好过了?</p>
那就是搞活经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