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汁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章 这本书是学姐写的?!,重燃青葱时代,蜜汁姬,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本书是学姐写的?!
“且慢~前面听说风很大~”</p>
当《飞云之下》来到尾声,颜竹笙牵着李珞的手,悄咪咪的与他十指相扣。</p></p>
李珞靠近颜竹笙,跟她肩并肩站在一起,不动声色的把两人牵着的手放到身后,挡住看台上家长们的视线。</p></p>
但后面的摇滚社成员,那可就看的清清楚楚了。</p></p>
在看到颜学姐和李珞学长如此大胆,在舞台上偷偷十指相扣的场面,正在做收尾的林随风差点就敲错了节奏。</p></p>
好不容易平稳结束后,不光是林随风,其他几个人也是有些无语的看着前面这两个人。</p></p>
随后在李珞扭头的示意下,大家才纷纷从后面走上前来,站成一排,朝看台上的家长们鞠躬致谢。</p></p>
演唱完毕,颜竹笙总算松开了李珞的手。</p></p>
等走下台的时候,李珞才有功夫问道:“咱们之前排练的时候,可没有牵手这个环节啊。”</p></p>
“我只是感觉气氛到那儿了。”颜竹笙一脸老实的说道,“顺手就牵了,没有想太多。”</p></p>
李珞:“……”</p></p>
摇滚社的演出圆满落幕,看台上的家长们便在学生会的安排下有序退场。</p></p>
临近中午的时候,高二那边的家长会结束,李珞等人便在学校里集合,然后朝碧海澜庭赶去。</p></p>
中途,林秀红和崔素玲去菜市场买菜,应禅溪和颜竹笙就很识相的跟着过去。</p></p>
倒是徐有渔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哪怕崔素玲多次眼神示意,都没有动摇她回去补觉的心。</p></p>
目送林秀红她们去买菜,李珞和徐有渔就跟两位爹回了碧海澜庭。</p></p>
一进屋,徐有渔便伸了个懒腰,溜达回了自己的房间,跑去睡回笼觉了。</p></p>
而李珞则是看向徐榕生,邀请他进了自己卧室,把《小欢喜》的全本内容,都打包发送到了徐榕生的邮箱里。</p></p>
不过徐榕生这会儿也没什么事儿干,就干脆借了李珞的电脑,在他书桌前看起了《小欢喜》。</p></p>
李珞去外面倒了杯水进来,随后便任由徐榕生在里面看书。</p></p>
中午吃饭的时候,徐榕生有些意犹未尽的从李珞的房间里走出来,饭桌上还在思索。</p></p>
崔素玲见他这个样子,顿时疑惑问道:“你吃饭啊,还等着我给你夹菜呢?”</p></p>
“哦,在想些事情。”徐榕生回过神来,吃了两口后,便看向李珞说道,“你这本《小欢喜》,确实挺不错的,我没想到会是以这种内容形式来展开。”</p></p>
怎么说呢。</p></p>
徐榕生原本以为,李珞为了迎合所谓的“现实主义题材征文”,会用一些稍微偏传统的方式来写。</p></p>
包括之前听他说,以三个家庭为主,围绕高考的一系列故事。</p></p>
如果让徐榕生来写的话,三个家庭的选择,大概会专门挑选富裕、中产、贫困三种家庭,突出他们之间的对比。</p></p>
尤其在围绕孩子,围绕高考的情况下,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完全不对等的三个家庭,他们的孩子却在同一所学校里。</p></p>
这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来?</p></p>
徐榕生最开始设想的,就是这么一种从社会角度来看,矛盾更加尖锐和刺眼的切入方式。</p></p>
但相比之下,李珞的选择就更显得温和一些,正如他的书名《小欢喜》一样。</p></p>
三个家庭当中,社会地位最高的,应该是有科长身份,而且有望高升的一位父亲。</p></p>
而另外两个家庭,一个是离异家庭,父亲经商,经济相对宽裕,母亲做老师,家教很严格。</p></p>
主角所在的小家庭,则是偏向中产小康,但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家中既没有公务员,也没有能赚大钱的小老板。</p></p>
虽然也有差异化,但毫无疑问,这三个家庭的条件都不算非常好,也不算特别差。</p></p>
因此从家庭对比的角度来说,远没有徐榕生设想的那样来的尖锐。</p></p>
而从内容上来说,尽管徐榕生看了评论区,不少读者都说这不算网文,偏向实体书那种感觉了。</p></p>
但是徐榕生能明显感受到,李珞在剧情上的写法,还是更偏向于网文那种,只是没有所谓的金手指而已。</p></p>
饭桌上,徐榕生对此侃侃而谈,李珞便也陪着徐叔叔聊天。</p></p>
徐榕生不愧为钱江大学的文学系教授,很多观点都鞭辟入里,分析的头头是道。</p></p>
但李珞也从网文的角度切入,分析了为什么徐榕生会觉得《小欢喜》的写法更偏向网文一点。</p></p>
毕竟现代娱乐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抑或是电影动漫,核心点都在于调动观众的情绪。</p></p>
让观众跟随着剧情,产生情绪上的起伏,从而让观众能够代入故事中的视角。</p></p>
而为了这种情绪上的效果能够更加高效,现代的娱乐作品往往不会像传统文学那样克制和隐晦,反而会刻意迎合人性。</p></p>
简单来说就是,爽的地方就老老实实爽。</p></p>
《小欢喜》虽然没网文的爽点那么极端化,但某些方面还是很像的。</p></p>
徐榕生有这种看法也很正常。</p></p>
中午吃完饭后,徐榕生就立马动身回家,打算这两天把李珞这本《小欢喜》看看完。</p></p>
临走前,他朝李珞笑着说道:“我最近应该不会写这方面的论文了,不过你这本书要是写得好,到时候我就推荐给我学生,有两门选修课应该挺适合拿来讲讲的。”</p></p>
李珞:“……”</p></p>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p></p>
要是他以后上了大学,到时候也要以《小欢喜》为例,写那种分析和研究的论文作业吧?</p></p>
……</p></p>
11月中旬的时候,运动会一过,天气便已经转凉。</p></p>
等到月底的家长会结束,时间跨入12月份,气温便陡然降低、</p></p>
大家逐渐换上毛衣和秋裤,校服看上去也不再轻盈。</p></p>
而就在冬季来临之际,应禅溪带着摄影社的人,找上了李珞和颜竹笙,安排了一下纪录片的拍摄计划。</p></p>
“要分开拍?”</p></p>
听了应禅溪的计划,颜竹笙眨眨眼,微微蹙起了眉头,“不都是要拍摇滚社吗?为什么我跟李珞要分开拍摄?”</p></p>
“因为不只是要拍摇滚社啦。”应禅溪面色如常的解释道,“李珞不是写了一本《小欢喜》吗?”</p></p>
“之前教导主任是觉得,在学校纪录片里宣传网文的话,可能影响不太好,所以当时就只打算拍摇滚社的纪录片。”</p></p>
“但现在不一样了嘛,李珞写了一本《小欢喜》,虽然网上还在连载中,但内容确实是围绕高中和高考展开的,也没有太出格的剧情。”</p></p>
“教导主任看了一下,觉得不错,就打算把文学社也加进来。”</p></p>
说到这里,应禅溪停顿了一下,眼神瞥向李珞看了一眼,随后立马收回来,绷紧脸蛋一本正经的继续说道:“李珞是文学社的灵魂人物,要是再在摇滚社里出镜,就有点重复了。”</p></p>
“所以按照刘主任的说法,摇滚社的纪录片,就以竹笙你为主。”</p></p>
“文学社这边,就以李珞为主,两边双管齐下,音乐和文学两条路线,正好丰富一下宣传的广度。”</p></p>
在这方面,教导主任考虑的确实周到。</p></p>
但李珞确实略微狐疑的看了眼应禅溪。</p></p>
虽说教导主任知道他写小说和写歌的事儿,但《小欢喜》上个月20号才上传,到现在也就十多天而已。</p></p>
可惜颜竹笙虽然聪明,但确实没听出来这里头的问题,最后只好鼓鼓嘴,乖乖听从会长大人的安排。</p></p>
“你说分开拍摄,但为什么摄影社的人全都跟过去了?”</p></p>
“文学社这边,我给你拍啊。”应禅溪眨眨眼,“你忘记啦?我可是你的MV御用导演哦。”</p></p>
听到这个答案,李珞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只是失笑说道:“那应导,咱们要怎么拍呢?”</p></p>
“文学社那边社团活动也要开始了,咱们先过去吧。”应禅溪看了眼天色,此时已是傍晚,有社团活动在。</p></p>
她最近刚刚参加完数学竞赛,这学期倒是不用再去上竞赛班了。</p></p>
空闲时间一下子多了出来,应禅溪便动起了其他心思。</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