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我们的炮声不够响啊,朕就是万历帝,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的炮声不够响啊
我们的炮声不够响啊</p>
隆庆二年二月,京畿一带终于开始春意盎然。</p></p>
东便门码头,一艘双排桨快船缓缓靠近,码头上的小吏看到船桅杆上挂着的旗帜,连忙走到一处,对着几位蹲坐地上的河丁喊道:“都起来了,赶紧接船去。”</p></p>
一位河丁转头看了他一眼,打了一个哈欠:“这蜈蚣船是海运社的接驳船,跟我们漕运井水不犯河水。头,用不着这么巴结他们吧。”</p></p>
蜈蚣船是因为这双排桨快船船体瘦长,两边的船桨伸出来,看上去像蜈蚣一般,专门用于运河快速行驶。</p></p>
海运社接驳船,是指大沽海港的海运社,用这种快船,开通了大沽顺着北运河到通州,再通过通惠河直达东便门码头的船次,专门用来转运坐海船到大沽海港,还需要转至京城的商旅。</p></p>
“屁话,你们不识字吗?</p></p>
是啊,你们这些粗汉子是不识字。这船上挂着的旗子是‘大明回访朝鲜使团’,里面的人物都是钦差使节,怠慢不得,会出篓子的!”</p></p>
几位河丁马上爬了起来。</p></p>
这些人通惠河上混饭吃也有十来年,知道往来的船客里,最得罪不起的人物之一就是钦差。</p></p>
身负皇命,稍微出点纰漏,谁也吃不了兜着走。</p></p>
几位河丁上前,站在码头栈桥前。一位年纪稍大的河丁对着快船做着手势,做着指挥。</p></p>
另外几位河丁举着工具,或推、或扒拉着快船,让它稳稳地贴着栈桥停下,不至于一头撞上来。</p></p>
船头上一位船夫丢出缆绳,年纪稍大的河丁接住,在栈桥的木桩上缠牢了。</p></p>
船刚停稳,两位身穿青袍,头戴乌纱帽的官员钻出船舱,沿着挑板往岸上走。</p></p>
他俩都是三十多岁,脸色凝重,掩盖不住疲劳和风尘仆仆。</p></p>
刚走到码头岸边,那边急匆匆过来一队人马,抬着三顶轿子,迎了过来。</p></p>
一顶轿子里钻出一人,年纪不大,却穿着斗牛服,头戴钢叉帽,是一位宦官。</p></p>
“叶正使、宋副使,旅途劳顿了。只是殿下在西苑等着两位,还要两位再辛苦辛苦。”</p></p>
叶梦熊和宋应昌对视一眼,连忙拱手道:“祁公公言重了,殿下急召,臣等理当赶赴,祁公公请!”</p></p>
“叶正使、宋副使请。”</p></p>
三顶轿子在一群军校的护卫下,匆匆离去。</p></p>
小吏不由长舒一口气,几位河丁也是心有余悸地面面相觑。</p></p>
轿子很快赶到驿馆,叶梦熊和宋应昌照例也到这里洗个澡,换身衣服。</p></p>
再紧急也不能一身臭烘烘,灰土灰脸地去见太子殿下,有失礼仪。</p></p>
过了一个时辰后,叶梦熊和宋应昌在紫光阁见到了朱翊钧。</p></p>
“臣礼部主事、理藩院司务叶梦熊,臣礼部给事中、理藩院司务宋应昌拜见太子殿下。”</p></p>
“免礼!”</p></p>
朱翊钧还是穿着一身朱色的五爪团龙蟒服,头戴乌纱翼善冠,伸手示意两人起身。</p></p>
“你二人的急报有说,朝鲜君臣狂悖至极,坚决不肯吐出所侵占的一寸土地?”</p></p>
“是的殿下,臣等无能,出使朝鲜无功而返,有损大明颜面,请殿下治罪。”身为正使的叶梦熊愧疚地答道。</p></p>
“不急,慢慢说,把原委说清楚。”朱翊钧摆摆手,带着安慰的语气说道。</p></p>
“谢殿下。”</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