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怎么就这么巧?,朕就是万历帝,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怎么就这么巧?

怎么就这么巧?</p>

高拱、高仪、葛守礼三人坐在高拱府上后院的书房里,商议着山西、大同、宣府三镇卫所田地清丈事宜。</p></p>

“镇山公(朱衡)从大同城发来书信,说三镇田地清丈还算顺利。”</p></p>

高拱捋着他那把标志性的大胡子,自信满满地说道。</p></p>

“山西、大同、宣府三镇,嘉靖四十三年倒查庚戌之变,斩杀过一批当地的豪强和官员,胡汝贞又坐镇数年,深耕三镇,西苑的话还是管用的。”</p></p>

高仪的话让高拱脸色微微一变。</p></p>

当年倒查庚戌之变,他和杨博,两位晋党领袖被逼得致仕回乡,可谓是心中一大恨。只是时间过去那么久,心中那股子怨气,早就逐渐消散。</p></p>

不消散也不行。</p></p>

不向前看,一直向后看,人是无法取得进步的。</p></p>

高拱只是脸色微变,没有出声说什么。</p></p>

高仪和葛守礼暗地里交流了眼神,心中欣慰。</p></p>

放下就好!</p></p>

只要心里没有解不开的结,那世上就没有迈不过的坎。</p></p>

高仪继续说道:“三镇边军在西苑掌控中,大同等府州县官衙,也不敢造次。上有镇海柱石,下无鬼祟作妖,田地清丈很顺利。</p></p>

镇山公有提及,三镇卫所的田地里,有十一万亩被江南世家所侵占。”</p></p>

葛守礼大吃一惊,“他们的手,伸得也太长了吧。”</p></p>

高拱叹了一口气答道:“当年朝廷行开中法,江南商贾为了多得盐引,在大同三镇卫所附近开荒地,雇人耕种,以为商屯。</p></p>

后来开中法荒弛,但行商屯的人都大有收获,一发不可收拾,私下里大肆侵占田地。他们背后是江南世家,朝中势力如日中天。</p></p>

山西三镇地方官,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数十上百年下来,江南世家的手自然就伸得那么远了。”</p></p>

高仪和葛守礼摇摇头,继续讨论问题。</p></p>

“自从洪武年间到现在,已有两百年,年岁久远,变化多异,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的架阁库里,文卷堆积如山,比乱麻还要乱。</p></p>

军屯、民屯、商屯,自行开荒的地,侵占的田,全是一笔笔糊涂账,搅在一起,根本分不清。镇山公带着一干人等,每日光是掰扯田地的源来,就扯得头昏眼花。”</p></p>

是啊,这么多年了,怎么分得清楚?</p></p>

可是清丈田地,除了丈量清楚田地亩数,还要把田地的贫瘠肥沃分清楚,更重要的是把户主搞清楚。</p></p>

这是重中之重。</p></p>

最麻烦的就是登记户主。</p></p>

田地登记在谁的名下,登记多少亩数,贫瘠肥沃,官府就要以这个为依据收缴田赋。</p></p>

世家豪族,侵占田地后自然就是隐匿田地,逃避税赋。要是占了田地还要按制缴纳赋税,怎么体现出官绅豪右的优越性?“这倒是件大麻烦事。”葛守礼皱着眉头说道。</p></p>

“关键还是要看具体办事的书办小吏。他们笔锋一转,少写一个字,就是隐了百千亩;稍微一抬,上田变下田,一年少缴一半的赋税。</p></p>

偏偏这些人最奸猾不过,数代书办胥吏,各种舞弊营私之法,都是祖传手艺。又无比贪婪,钱财面前,国法官律都是屁。</p></p>

上面管事监督的官员,稍微不经事,就可能被他们蒙蔽过去。”</p></p>

高拱对政务实事非常清楚,下面胥吏的各种手法也心知肚明。</p></p>

他黑着脸继续说道,“吏治,吏治,要让官员通实务,不至于被下面的人蒙蔽了去;要让胥吏遵法度,不至于丧心病狂,作奸犯科。”</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恶雀栖金枝

大麦若水

七零:捡来的军官非要宠我怎么办

九尘木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月下小河

骇客机械师

凡小伟

知否:我是徐家子

马空行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团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