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5章 升龙城,朕就是万历帝,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升龙城

升龙城</p>

“六千广西狼兵,好啊!六千人,真是雪中送炭啊,本将正困于兵力不足,胡督宪给末将送来了及时雨啊!”吴惟忠欣然说道。</p></p>

潘应龙好奇地问道:“吴将军缺兵力?”</p></p>

“是的。不瞒潘参军说,吴某兵力捉襟见肘,左支右拙,焦头烂额。末将可是向胡督宪立下军令状,三月灭莫氏,向太子殿下报捷!”</p></p>

其余人各自忙碌,或指挥狼兵从靠岸的船只上岸,或调度民夫搬运货品。</p></p>

潘应龙和吴惟忠站在甲板上说着话,正说着,突然一大片乌云飘过来,还没等人反应过来,雨点急促落下,众人纷纷整队,前往各自的避雨处。</p></p>

一群兵丁民夫举着油布冲出来,给露天的货品盖上。</p></p>

所见各处忙而不乱,井然有序。</p></p>

雨越下越急,潘应龙和吴惟忠躲进船舱里,通过船窗看出去,大雨笼罩着天地,灰蒙蒙的一片,如烟雾笼罩。</p></p>

雨点落在江面上,绽开水花,密密麻麻。落在甲板上,发出啪啪的急促声,如同雨打芭蕉,一阵急过一阵。</p></p>

“安南天气就是这样,大雨说来就来,措手不及。现在是六七月份,正是这边的雨季,有时候大雨一下就是几天几夜,就好像天上的银河决了口一样,没完没了。</p></p>

我们深受其苦啊。”</p></p>

“胡督宪正是看了你们的禀报,才派潘某来实地看看。”</p></p>

“潘参军你看!”吴惟忠指着窗外说道,“天地之间全是水,一片泽国。大雨过后,泥泞不堪,蚊虫漫天,疟疫横行。</p></p>

幸好朝廷早早下发了治疟神药以及其它防疫药丸,又叫军医署再三教授防疫举措,我水陆两军才没有病疫横行,重蹈永乐南征大军覆辙。”</p></p>

在朱翊钧的指导下,李时珍对前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藿香正气散进行改良,再加入烈酒提纯的“乙醇”,制成了“复方藿香正气水”。</p></p>

又试验西洋、南海流入的“香料”,辣椒、桉油、肉桂等,与樟脑、干姜、大黄等整合,几经调试,又加入乙醇,制成十滴水,成为防治中暑的良药。</p></p>

还有其它几种良药,加上喝开水、垃圾粪便深挖加石灰掩埋等防疫举措,降低了痢疾、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同时也提高了治愈率,一正一负,让此前南征大军闻风丧胆的流疫杀伤力降低到最低。</p></p>

从前汉伏波将军马援到永乐年间南征,流疫是中原王师最大的敌人。</p></p>

只要能把它的杀伤力降低到某个水平线,伤亡率在可接受范围,对于大明南征大军来说,就是克服了最大的障碍。</p></p>

“这是好事啊。太子殿下英明,早早就把李药王和万神医请到京师,再召集了四方名医药师,钻研药方,炮制神药,才有今日之便利。”</p></p>

吴惟忠也感叹道:“殿下神机妙算,高瞻远瞩啊。”</p></p>

感叹两句,潘应龙继续问道:“刚才吴将军说兵力不足。据潘某所知,宣慰使司调配了陆战营两万一千人,你后来又请令,从南海水师右营调配了七千水手上岸,还缺兵力吗?”</p></p>

吴惟忠笑着说道:“潘参军,兵将多多益善。升龙城是安南第一大城,数百年来,安南人不停地修葺扩增,其坚固雄广,不下中原州城。</p></p>

莫氏又聚十万军民于此城中,按理说,我军当有五万兵马以上方可围城。只是大半年,莫氏已经被我军打得胆丧,加上安南百万百姓箪食壶浆,踊跃相从,所以本将带着两万一千人,勉强把升龙城给围了起来。</p></p>

现在升龙城已成孤城,我军也要誓灭莫氏,不存在什么围三阙一,所以我军要围,就一定要把此城围死。</p></p>

故而本将一直在向宣慰使司请调援军。”</p></p>

潘应龙点点头,“待会吴将军带潘某去前线看看。”</p></p>

“好。”</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恶雀栖金枝

大麦若水

七零:捡来的军官非要宠我怎么办

九尘木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月下小河

骇客机械师

凡小伟

知否:我是徐家子

马空行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团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