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章 心迷意乱的潘应龙,朕就是万历帝,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心迷意乱的潘应龙
出了冯府,潘应龙的心还乱得很。</p>
潘应龙有过妻儿,可惜在家逢大乱后,妻儿不幸染病去世。等他被父亲故友救出,已经是家破人亡,孑然一身。</p></p>
这几年,他东奔西走,一门心思只想着借着机会报仇,没有其他想法。</p></p>
终于借着整饬盐政的机会,大仇得报,心也慢慢放下,便开始想着重新娶妻成家,为潘家延嗣香火。</p></p>
只是忙于王事,忽南忽北,一直寻到合适的人选。</p></p>
今日突然在冯府对栾凤儿动了心。</p></p>
可她却是冯保“明媒正娶”的夫人。</p></p>
潘应龙以前听说过冯保娶妻之事,只是把它当成一桩饭后茶余的逸事来听。</p></p>
冯保娶的夫人据说姓栾,罪官女儿,少时被没入南京教坊司,模样出众,又十分聪慧,被当头牌培养,十六岁以梁清儿之名艳满南京,号称才色双绝。</p></p>
色,潘应龙此前没见过,不知道真假。</p></p>
但是此女的几首诗词,确实写得好,哀婉凄美,清新脱俗,远超一般无病呻吟之作,潘应龙不由为之倾倒,暗叹真乃奇女子。</p></p>
只是潘应龙心无旁骛,感叹一番后就抛之脑后。</p></p>
当初梁清儿在南京教坊司,无数王孙公子为之倾倒,纷纷争做她的裙下之臣,只是没有想到,才两年就销声匿迹。</p></p>
没多久有传言,说是被某位权贵之士收为内室,让无数才俊为之扼腕叹息。</p></p>
后来慢慢有消息传出,说梁清儿被冯保娶为夫人,还恢复本姓原名,栾风儿。</p></p>
众人无不痛骂阉寺变态,居然以摧花为乐。</p></p>
潘应龙听过后只是笑了笑。</p></p>
万万没有想到,今日无意一见,果真明艳绝色。</p></p>
在那一刻,栾凤儿此前所作的诗词又涌上脑海,字行间家破人亡、骨肉分离的情真意切,同样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让潘应龙深刻体会到那些诗词里的情感,产生极大的共鸣。</p></p>
离开转身时,潘应龙不由自主地转头,看着那双眼睛,读懂了许多东西。</p></p>
“听罢晚钟烟际宿,荷花深处梦江南。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十年颇得黄州梦,冷雨寒灯夜话时。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p></p>
在那一刻,潘应龙想转身回去,把她从那个深如海渊的庭院里救出来。</p></p>
她是冯保的夫人。</p></p>
冯保是谁?</p></p>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内廷、票拟、诏书不需要骈四俪六、诘屈聱牙,以简洁、准确为上。开门见山,不要绕来绕去,有事说事,直奔主题。</p></p>
肯定最近某些奏章,有人又在卖弄文采,结果恶了太子殿下。</p></p>
他一直在强调施政关键一点是效率。</p></p>
卖弄文采在他看来就是毫无效率的一种表现。冯保借机提醒自己两人,也算是卖一份人情。</p></p>
“谢过冯公公的提醒,我等回去一定跟他们好好说一说。”</p></p>
杨金水领着潘应龙往勤政堂走去,忍不住问道。</p></p>
“凤梧,你怎么了?心神不定的。”</p></p>
潘应龙刚才被冯保的问话惊出一身冷汗,现在又听到杨金水这样问,心里暗叹,这些内侍心思真得太敏锐了。</p></p>
“杨公公,学生想起一件事,心不在焉。”</p></p>
“打起精神来,这次殿下召见,可是你的好机会,千万要抓住了。”</p></p>
潘应龙精神一振,深吸几口气,连声应道:“谢杨公公提点,学生已经排除杂念,集中好心思。”</p></p>
“好。”</p></p>
进了勤政堂,杨金水在门口禀告道:“殿下,潘应龙传到。”</p></p>
“请进来。”</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