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0章 喜从何来?,朕就是万历帝,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既然如此,奴婢想着用通政司行堂皇之事,御批皆由通政司转至内外有司,那么通政司定自己的规矩,御批里就交代有司办理之事,通政司定期行文催问督查。</p>

以后有司误了事,不能一拍脑袋说,啊呀,我事多,忙忘记了。你忘记了,通政司没忘,拿出催问督查的行文记录,一二三次,你们有签收,也有回文,要是再此为托词,就是睁眼说瞎话了。”</p>

朱翊钧夸了一句,“有想法,也想得周全。</p>

司礼监终究是内廷,许多事不方便出宫去做。把通政司拨给司礼监,倒也是个妥当的处置。</p>

那资政局秘书处呢?”</p>

“皇爷,奴婢是这么想的。”冯保上前去,摸了摸朱翊钧的茶杯,感觉凉了,连忙说道:“来人,快给皇爷换热茶。</p>

天凉了,皇爷,可不能喝凉茶,伤脾胃。”</p>

有内侍换上热茶,朱翊钧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冯保,继续说吧。”</p>

“皇爷,那些文臣办事不见得多厉害,臭脾气却大得厉害。要是通政司归到司礼监管辖,那些文官肯定会耻于依附阉寺,说什么都不肯到通政司任职。</p>

奴婢原本想着为皇爷设计一处贴心的办事机构,多收拢些人才好替皇上办事,让皇上少操些心。</p>

要是弄巧成拙,人才们不愿去通政司,反倒不美了。因此奴婢建言,通政司归资政局直管,此外它还负责组织御前朝议会,以及朔望朝会。</p>

于此,资政局秘书处,可划并给通政司。”</p>

朱翊钧哈哈大笑:“名为资政局直管,实际上司礼监代管。资政局原本就是一议事资政机构,资政各有正职,有事方聚在一起议事,它怎么管。</p>

嗯,资政局、御前朝议会,原本就是一脉相承的,朕只是拿他们做决策机构,但决而不行,再好的决策也没什么用。</p>

嗯,他们确实需要一个常设机构,负责日常管理。</p>

通政司除了你说的出纳王命、通达下情、敷奏万机、督其淹缓职责之外,它还负责资政局、御前朝议会的召开、记录、决策下达和督办。”</p>

他指了指冯保,“冯保啊冯保,你才识卓异。要不是身残,可中进士做内阁,资政局也当有你一席之地。”</p>

冯保连忙弯腰行礼:“皇爷太夸赞奴婢了。”</p>

“你这个草案提得好,”朱翊钧腾地站起身来,走到冯保跟前。</p>

冯保长得不矮,新衡量度,高一米七左右,朱翊钧现在比他高出一截,一米七五。</p>

他伸手拍了拍冯保的肩膀,“你这个草案,点醒了朕,一直头痛的问题豁然开朗。</p>

资政局、御前朝议会如何常态化,如何确保他们的决策及时有效地得到遵行,完全可以通过通政司把它们串起来。</p>

嗯,朝议大夫可以改成议政。资政大臣,议政大臣。议政大臣可参加御前议政会议。资政局和御前议政会,是议事决策机构,日常庶事就由通政司负责。</p>

奉命召开资政局会议和御前议政会,议题拟定、议程安排、会议记录,以及决策呈报和传达。</p>

资政局秘书处,归于通政司,同时也是御前议政会的秘书处。</p>

冯保,你就按这个意思修改你的草案。”</p>

“遵旨。”</p>

陈矩捧着一迭奏章进来时,看到满面春风走出来的冯保,连忙站在一边,恭声叫道:“冯公公。”</p>

“陈矩来了。”冯保和蔼可亲地说道,“皇爷在里面,进去吧。”</p>

陈矩目送冯保的背影远去,目光闪烁,等了十来秒钟,走到正殿门口。</p>

“皇爷,奴婢陈矩求见。”</p>

“进来。”</p>

“皇爷,这是内阁早上刚呈进来的奏章和题本。东文字房已经分类整理好,也拟好了目录,请皇爷御览。”</p>

陈矩把奏章放到御案一角,从最上面掏出一份目录清单,双手递给朱翊钧。</p>

朱翊钧接过来,在纸上飞快地扫了一遍。</p>

“今日鸿胪寺这么多奏章,他们刚放假回来?”</p>

陈矩笑着答道:“皇爷,同安侯俞大猷率朱雀水师在南大洋大败大食、天竺和葡萄牙水师,扬我国威,南大洋诸国纷纷折服,遣使前来朝贡,以表臣服之意。”</p>

“有哪些国家?”</p>

陈矩连忙抽出一本,翻开后看到上面的贴纸,上面是司礼监书办内侍做的内容提要。</p>

“回皇爷的话,有榜葛剌、阿拉干、卡利卡特扎莫林、比贾普尔、古吉拉特、东吁六国派遣使者前来朝贡。”</p>

“东吁国?国主是莽应龙的东吁国?”</p>

陈矩连忙低头看了一眼奏章,看到确定的信息后连忙答道:“回皇爷的话,是的,国主为莽应龙的东吁国。”</p>

“呵呵,他还有脸遣使?他是来朝贡的,还是来打朕的脸?”朱翊钧冷笑道,“他和东吁前任国主莽瑞体,原为我大明云南土司,日渐坐大,便无君无父,生了不臣之心。</p>

结兵作乱,占了大明云南大片土地。云南歌有云,‘官府只爱一张纸,打失地方两千里。’皇爷爷深以为恨。</p>

朕还没去找他,他反倒打上门了。传旨下去!”</p>

陈矩马上拿起御案上的笔纸。</p>

“东吁国心怀诡恻,不臣久矣。嘉靖年间,侵占云南土地数千里,丧心病狂。‘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p>

朕性子急,等不了九世,三世就要报了!着南海水师拘了东吁国使节,所谓贡品,悉数丢进海里,</p>

再一路押解回东吁国,并传谕南海诸国,东吁国乃大明叛逆之臣,人人得而诛之!</p>

再传谕南海水师,同安侯俞大猷,封锁东吁海岸,炮击港口,援东倭例!</p>

朕要叫东吁国片板不得下海,沿海百里不得有城池人家!”</p>

“遵旨!”</p>

陈矩挥毫写完,等墨迹稍干,连忙呈于朱翊钧御前。</p>

文字都润色过,朗朗上口,不过意思跟自己说的一样。</p>

朱翊钧拿起笔,签了个“果毅”,让陈矩去尚宝局用印。</p>

“皇爷!”万福急匆匆地跑进来,满脸惊喜。</p>

“万福,什么事啊?看把你乐得,像是飞进来似的。”</p>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p>

“喜从何来啊?”</p>

“顺妃娘娘有喜了。”</p>

顺妃,王兰儿有喜了?</p>

朱翊钧手里的湖毫啪地一声落在御案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恶雀栖金枝

大麦若水

七零:捡来的军官非要宠我怎么办

九尘木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月下小河

骇客机械师

凡小伟

知否:我是徐家子

马空行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团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