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3章 白云湖,朕就是万历帝,破贼校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云湖
孔府,是谁来山东都绕不过去的地方。</p>
只是早在嘉靖四十四年,朝廷就借着孔府旁房兴风作浪,鱼肉百姓,被海瑞抓到把柄,一刀下去把山东最大的地主,孔府砍了半死。</p>
衍圣公被留在京师,除了年祭回曲阜孔府,代表天子和朝廷祭祀一回,其余年月不得离开京师。</p>
当代孔尚贤生有二子孔胤椿、孔胤桂,皆未及成年而殇,孔尚贤又气又急,一病不起,在病床上躺了两三年,于万历九年一命呜呼。</p>
六十三代衍圣公绝嗣,按理说要从近亲里过继一位,传嗣公爵位。</p>
礼部装模作样地上了题本,拟选了四位候选人,递进西苑。</p>
嘉靖年间的肃清孔府,衍圣公府近支旁脉被横扫一空,或斩首、或绞刑、或流放六千,死伤殆尽。</p>
但是远支还留下不少人。</p>
孔尚贤一死,这些人跃跃欲试。</p>
不管多远,你就说是不是孔圣人的后裔血脉?</p>
他们暗地里拿着族谱,左排右算,算自己在传嗣远近中能排到丘两县的白云湖。</p>
上午,朱翊钧站在一艘官船上,船舶缓缓在湖面上行驶。</p>
王宗载和陈大科陪同在两边。</p>
“皇上,这白云湖据史书记载,应当是汉、晋时期,济水淤废,因济水河床淤垫抬高,南岸东南成为沼泽。</p>
前宋宋建隆元年,五丈河,也就是济水故道弃土河两分,自成堤岸。纳巴漏河、平陵城之水聚此成湖。</p>
周长六十余里,湖面狭长,东西横陈。</p>
测绘局测绘过,湖东西长十点一二公里,南北长三点三公里,水深一到三米,整个湖泊面积有七十一点六平方公里。</p>
德藩庄王被封济南,成化三年就藩后上疏请求请求另赐齐(明太祖朱元璋七子齐恭王朱榑)、汉(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二王贬为庶人时,居所东昌府、兖州府的空闲之田,及白云湖、景阳湖、广平湖三湖之地。</p>
宪庙先帝下诏恩赐,所以这方圆三百里的白云湖,都归了德藩。</p>
这白云湖,水面不到二十平方公里,其余全是芦苇荡、泥涂地、沼泽。经过数百年经营,白云湖周围有两万四千五百亩上好水田,两万三千七百亩半旱地,同时盛产鸭鹅鱼虾。</p>
是济南为数不多的鱼米之乡。”</p>
陈大科指着浩渺的湖面介绍着。“德藩除国,白云湖被没为官田,而后拨给华北农垦局集团山东农垦局,隆庆三年成立白云湖农垦团,万历二年改为白云湖农场。</p>
农场有农垦工人一千六百七十六户,分成十六个生产队,其中十三个队专职耕种,三个队专司渔业,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养殖场。”</p>
官船很快横穿白云湖,在一处码头上登陆,山东农垦局局长、副局长,白云湖农场场长于大富和副场长悉数站在码头上等待。</p>
这是一处简易码头,地方不大,朱翊钧跟几人一一握手,就催促着先去农场场部。</p>
这里是一栋三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前面一个大空地,左右两边各树着两个宣教栏。</p>
前面还各立了一排木架,上面糊着纸板,上面各写着一行字。</p>
“坚决执行皇帝陛下兴农立国大计!”</p>
“坚定不移跟随皇帝陛下开天辟地!”</p>
大楼顶部还挂着一条长横幅,“大明皇帝陛下万岁!大明万岁!”</p>
朱翊钧饶有兴趣地看了几眼,转头问农场场长于大富:“这标语和横幅是谁写的?”</p>
“回皇上的话,是我们农场宣教科科长王学诚写的。”</p>
“叫过来。”</p>
“是。”</p>
不一会,一个二十多岁男子,穿着浅蓝色工装被带到跟前,叉手行礼。</p>
“白云湖农场宣教科长王学诚见过皇帝陛下。”</p>
“你是大学生?”</p>
“是的。”</p>
旁边农场场长于大富连忙答道:“皇上,王学诚是我们农场中学,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万历五年,他考上了隆庆师范大学农学院,去年毕业申请回到我们农场。”</p>
“不忘初心,好样的。”朱翊钧点点头,勉励了一句,他指了指标语和横幅,“这些话只有读过大学,接受过新学洗礼的人才写得出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