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婚姻的契约,孤独的宿命,权力算法,丰收之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刻,人类最古老的问题浮现出来:契约,究竟是赋予人自由,还是剥夺自由?
“人类的一切进步,皆源于契约;人类的一切束缚,亦源于契约。”
从最原始的社会形态开始,人类便创造了契约,以对抗混沌,以规避不确定性。契约的存在,使得法律得以成立,使得社会得以运作,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再依赖于脆弱的情感,而是依赖于强制性的条文。
婚姻,便是最古老、最普遍、最稳定的一种契约。
然而,契约的存在不仅是文明的基础,也可能成为最沉重的枷锁。
如果婚姻是一种契约,它是否意味着,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必须屈从于社会的期望?
如果婚姻是一种契约,它是否意味着,爱情成为了一种可以被量化、被定义、被履行的责任?
如果婚姻是一种契约,它是否意味着,一旦进入,就无法轻易违背?
周衍之与沈绮霏的婚姻,正是契约最赤裸的呈现——
他们彼此承诺,但承诺的不是爱,而是责任;
他们彼此忠诚,但忠诚的不是彼此,而是家族的未来;
他们彼此扶持,但扶持的不是灵魂,而是利益的天平。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婚姻毫无价值?或许,契约的本质并非剥夺自由,而是用另一种形式赋予自由。
“责任与自由并非对立,而是共生。一个人必须首先接受责任,才能真正掌握自由。”
人类最大的痛苦,并非来自外在的束缚,而是来自内在的矛盾——我们既渴望自由,又无法摆脱责任。
周衍之与沈绮霏的婚姻,看似是对自由的妥协,但他们真的没有选择吗?沈绮霏本可以抗争,拒绝家族的安排,逃离这场权力的交易。可她没有,她接受了这场婚姻,接受了自己的责任。
周衍之亦然,他可以放弃一切,选择真正的爱情,可他也没有,他明白自己的身份注定无法拥有纯粹的感情,他必须承担起属于他的责任。
他们都知道,选择意味着代价,而代价是必须被承担的。
人们常说:“责任剥夺了我们的自由。”
但或许事实恰恰相反:“正是责任,赋予了我们的自由。”
当他们站在婚礼殿堂,在神职人员面前交换誓言时,他们的眼中并没有情感的悸动,而是一种深沉的笃定——
他们选择了承担,选择了成为棋局中的一部分,而非弃子,选择了不再逃避命运,而是驾驭命运。
这是妥协,还是掌控?这是一种屈服,还是一种更高级的自由?
“所有的契约,最终都指向毁灭。”
午夜酒会散去,新人走进婚房,房门在身后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的目光。然而,在这场交易的仪式之下,他们是否真的履行了婚姻的本质?或者,这仅仅是另一个契约的开始?
如果契约真的能约束一切,为什么人类的历史上,背叛、逃离、破碎,才是婚姻最常见的结局?
如果责任真的能带来意义,为什么最负责任的人,往往承受着最深邃的孤独?或许,在漫长的生命里,人们终将发现——契约不过是人类试图定义自己命运的工具,但命运从未真正被掌控。
完美的契约,是否就意味着完美的结局?
“人类最大的悲剧,不是无法获得自由,而是误以为自己拥有选择。”
浅水湾的夜晚,潮水起落,远方的城市灯火依旧璀璨。在这座权力交织的城市里,这场婚姻,是他们的选择,还是他们的命运?契约是否真的能够维系一段关系?责任是否真的能够换来幸福?义务是否真的能够弥补爱情的缺失?
没有人知道答案。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黎明到来之后,他们仍将继续履行各自的契约,而命运,仍在继续书写他们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