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科创板正式落地,权力算法,丰收之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26年11月,港城金融改革的步伐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在证监会、金融委、港府、财政司、港交所的共同推动下,“港城科技创新版”(简称“科创板”)正式成立,专门支持AI、web3.0、ESG、区块链、新能源等前沿科技企业的融资与上市。
这是港城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变革,意味着港交所开始向高增长、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开放资本大门,试图弥补过去多年对科技股支持不足的短板,并在全球科技金融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这不仅仅是港城的突破,也是全球资本市场格局的一次重要洗牌。
Ewan站在港交所的观礼台上,望着主席台上港交所总裁的演讲,心中无比清楚——这一天,他等了太久。
-----------------
两个月后,Smart AI正式挂牌科创板,这家横跨AI风控、智能交易、监管科技、大数据风控等多个领域的顶级科技企业,成为港交所科创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至此,Smart AI成为同时在纳斯达克和港城科创板双重上市的科技金融巨头。
Ewan站在台上敲响上市钟的那一刻,整个交易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知道,这不仅仅是Smart AI的成功,也是他彻底踏入港城金融科技权力核心的时刻。从今天起,Smart AI不仅仅是科技企业,而是资本市场最锋利的矛。
上市当天,Smart AI的股价飙升,全日涨幅高达28.6%,市值突破900亿港元,成为港城资本市场的耀眼明星。
上市后,Smart AI立刻发行了第一支以人民币计价的企业债券,80亿港元的额度刚一开放,国际资本瞬间疯抢,短短36小时内超额认购3.7倍,最终募集资金高达296亿人民币。
这是港城科技企业首次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标志着港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再度提升。这是国际资本对Smart AI技术实力和未来增长潜力的直接投票,反映出对其在AI金融科技领域的绝对信任。
科创板人民币债券的成功发行,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Smart AI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再次扩大。
Ewan站在Smart AI的总部大楼顶层,望着交易终端上跳动的数字,眼神锋利如刀。
“资本市场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
三个月后,大湾区金融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 Smart AI进入统一监管沙盒,允许其在受控环境下测试最新的AI金融科技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