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数据专线背后的较量
上班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数据专线背后的较量,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上班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们需要与总部进行确认,” 施密特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中虽然还有些犹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松动,“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个方案确实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讨论。”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谈判进入了一场艰难的拉锯战。祁同伟的办公室俨然成了临时指挥部,墙壁上原本洁白的白板,此刻已经被各种方案和密密麻麻的数据所填满,就像一幅错综复杂的战争地图。地面上,散落着一团团揉成废纸的草稿纸,仿佛是这场激烈战斗留下的累累伤痕。深夜两点,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梦乡之中,而祁同伟的办公室里却依然灯火通明。李雪梅,这位年轻的女干部,带着熬得通红的双眼,脚步略显沉重地走进办公室,手中紧紧握着最新修改的意见。当她推开门的那一刻,却惊讶地发现祁同伟正静静地站在地图前发呆,他的眼神深邃而凝重,仿佛在透过地图,思考着汉东未来的发展蓝图。烟灰缸里,早已堆满了燃尽的烟头,宛如一座小小的山丘,见证着他这几日的疲惫与操劳。
“祁书记,您看您都忙了这么久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李雪梅轻声问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关切与心疼。
祁同伟缓缓转过身,揉了揉微微发痛的太阳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小李啊,你说德国人的严谨,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呢?”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没等李雪梅回答,又自顾自地说下去,“严谨,让他们能够制造出世界一流的精密仪器,在工业领域独树一帜;但同样也是这份严谨,让他们在谈判中变得格外谨慎,寸步不让。不过,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看到,汉东的诚意,远比那些精密仪器更加珍贵,更加难得。”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回荡着,仿佛是在给自己打气,也是在给整个团队注入信心。
终于,在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与反复的权衡之后,最终方案敲定的那天到来了。签约仪式在汉东国际会议中心的豪华宴会厅里隆重举行,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施密特,这位一向严肃谨慎的德方代表,在签约仪式上罕见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走到祁同伟面前,伸出右手,紧紧握住祁同伟的手,用力地摇晃着:“祁先生,我在全球各地谈了二十多个大型项目,汉东是最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你们既有坚守原则的坚定立场,又有充满温度的合作态度,这让我深受感动。” 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喜悦,眼神中也充满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祁同伟与他握手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对方掌心传来的力度,那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信任。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商业合作的达成,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两种迥异思维的激烈碰撞与深度融合。这一刻,祁同伟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和团队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签约仪式结束后,祁同伟马不停蹄地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他走进会议室,将那份刚刚签订的项目合同重重地放在会议桌上,发出一声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这只是一个开始。“数据专线的问题解决了,但这绝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汉东地图前,手指沿着地图上的各个区域缓缓划过,“每一个重点招商项目,我们都要为其建立专属的数据服务团队。这个团队要从数据存储、传输到分析,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优质服务。”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要求:“我要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让企业来了就不想走,扎根在汉东,为汉东的发展贡献力量。从下个月开始,所有涉外部门的干部,必须参加数据安全与跨境服务的专项培训。大家一定要记住,在如今这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优质的服务就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是我们吸引企业、留住企业的关键所在。”
散会后,其他人都陆续离开了会议室,李雪梅却留了下来。她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祁同伟疲惫却依然坚毅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就在这一刻,她突然明白,这场看似仅仅围绕数据专线展开的谈判,背后所蕴含的,是一个城市对未来发展的精心布局,是一位领导者对城市发展的深刻思考与长远谋划。
祁同伟一边收拾着桌上的文件,一边头也不抬地对李雪梅说:“小李,你去把三年期的数据服务规划做出来。记住,规划中一定要留足弹性空间,就像我们在谈判时一样,灵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