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儿科妙手
美丽雅阁21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儿科妙手,青春靓丽2020:5:28,美丽雅阁210,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雾灵镇的暮春,酸角树开出第一簇白花时,镇西的刘婶抱着孙子闯进医馆,孩子浑身滚烫,脸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哭得声音都哑了。“林大夫!大夫快看看,虎娃出疹子了,退烧药吃了不管用啊!”
林秋掀开孩子的衣襟,见红疹从胸腹蔓延至四肢,色如玫瑰,压之退色,再看口腔黏膜,臼齿处有细小的灰白色斑点——典型的“麻疹”。“这是麻疹初起,不能用退烧药硬压。”他示意阿楠取来薄荷、蝉蜕、牛蒡子,“得用「宣毒发表汤」透疹解表,加酸角叶三钱,既能清热,又能防止透疹太过伤阴。”
阿楠刚要抓药,林秋又喊住他:“慢着,酸角叶要选新长出的嫩叶,背面绒毛多的那种,透疹效果最好。”他亲自到后院摘下几枝酸角嫩叶,对着阳光细看:“你瞧,这叶子边缘的锯齿像不像小儿的乳牙?本草里说‘以形补形’,酸角叶入肺经,最能解小儿肺热。”
药煎好后,林秋用纱布蘸着药汁,轻轻擦拭孩子的手心、脚心和肘窝。“疹子要透发出来才好,”他一边擦一边解释,“酸角叶汁能帮着开毛孔,就像给被堵住的烟囱通通气。”刘婶半信半疑地接过药碗,见汤汁里漂着几片嫩酸角叶,闻着有股清新的酸甜味,跟平日喝的酸角汤很像。
次日清晨,孩子的疹子果然透发得更彻底了,体温也降了些。林秋改投「清解透表汤」,去薄荷、蝉蜕,加石膏、知母清气分热,同时让阿楠煮了酸角粥:“米油能养胃气,酸角能生津,比退烧药更养人。”
到了第三天,孩子的疹子开始消退,却突然咳嗽加剧,痰多难咳。林秋诊其脉,细数而滑,知是“麻毒闭肺”,立刻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石膏用量加到二两,再加入酸角仁炒苏子——酸角仁敛肺,苏子降气,两味药一收一降,正好调和肺气。
“酸角仁得炒到外皮裂开,”林秋亲自示范,“你听这‘噼啪’声,像是给仁儿打开了一扇门,药性才能出来。”阿楠闻着炒酸角仁的焦香,突然想起小时候发烧,母亲煮的酸角粥也是这个味道。
一周后,孩子痊愈了,抓着林秋的衣袖不肯松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酸角爷爷”。刘婶笑出眼泪:“大夫,您比城隍庙的菩萨还灵!虎娃这病,城里的洋大夫说要住院打针,您几副酸角叶就给治好了!”林秋摆摆手:“不是我灵,是老祖宗的方子灵。酸角叶、酸角仁,都是《本草纲目》里写着的小儿良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