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沉冤昭雪
数海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沉冤昭雪,亵玩美人师尊笔趣阁在线阅读,数海潮,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仲夏。
刚刚经历了浩劫的云霄国,终于走到了暴乱即将结束的阶段。
百废待兴。
被自己的儿子搞了暴乱,奉天承运的老皇帝劫后余生,身心俱疲,被打击得最终还是顺从了民心。
他在两个月内,经过繁复冗长的程序,陆续发诏多次,告诫朝廷百官要忠于皇上,勿结党私营,叛乱谋逆,危害天下。
内容太多,归结起来,分两桩来讲。
第一桩的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镇压了季惺暴乱团伙。谋反者三皇子惺王被斩首,家族中十六岁以上的成员处以绞刑,仆役流放边地两千里,钱财、田宅充入国库,家族成员的财产也被没收?。
从犯幕僚田顺、管家张常昆、宫门警卫卫尉赵商,禁军都头何印弢也遭到了同样的惩治。
二是表彰奖励了平息季惺暴乱团伙的有功之臣:为皇上和皇后报信的嫡长子季翃册封为太子,将入主东宫;护国将军,也就是四皇子季昭的武官官阶从三品,提升至从二品。被降职为通判的陆泊嵩恢复任职府尹,北部边防都统李树调回京城任御林军都统……
第二桩的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老皇上诏令:由府尹陆泊嵩负责,结束十四年前的倪铭冤案的审理,进入到审判阶段。将参与陷害倪铭的权贵豪门全部逮捕,剥夺其官职,严加审讯,揭露其犯罪事实,不得有任何徇私舞弊行为。
审理结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主犯赵贵妃策划制造了十四年前的倪铭冤案。
赵贵妃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二皇子瑄王当上太子,指使当年的都统倪铭的暗卫李席华伪造倪铭通敌书信,诬告倪铭欲投敌。其目的是,倪铭倒了,那么,他的上司、季翃的舅舅,护国大将军郑宇珑也脱不了干系。郑宇珑的爱将投敌,他有包庇和纵容罪。株连其姐,皇后郑玲珑和外甥,嫡长子季翃,母子均会被连累受罚。太子位置必然由季翃让位给二皇子季瑄。
十四年后,赵贵妃又指使将无德无才的李山壶提拔为吏部尚书,把原吏部尚书宁德皓降为吏部侍郎,在朝廷议事时,要李山壶重提二皇子瑄王入主东宫之事。
二是审理结果上报了老皇帝。老皇帝震怒,颁发诏令:主犯赵贵妃斩首,赵氏家族中十六岁以上的成员处以绞刑,仆役流放边地两千里,钱财、田宅充入国库,没收家族成员的财产?。
从犯吏部尚书李山壶、府衙书吏李席华、府衙捕头郝尝进等也遭到了同样的惩治。
对查明此案的有功者予以奖励,姓名不赘述。这里头包括了吏部侍郎宁德皓官复原职,为吏部尚书;古连翘因为私自进入皇陵功过相抵。
十四年前,二皇子瑄王六、七岁,并未成年,暂未查到犯罪事实,并有立功表现,给予警告,罚去看守先皇陵墓并继续修建未完工的皇陵。
这里忽略了两件事。
三皇子惺王起事暴乱,实际上是二皇子瑄王鼓动的,但季瑄在季惺转身出去组织暴动时,又将惺王的动作告知了嫡长子季翃。季翃才有可能得到准确信息,报告老皇上和皇后。可这件事只要惺王不招供,没人知道。都误以为二皇子季瑄无辜,是他娘赵贵妃和其弟三皇子季惺借他的名义搞事情。
还有,一些事情是老皇帝给赵贵妃出的主意,或者是暗示她做的。对此,赵贵妃缄口不言。
赵贵妃和季惺娘俩谈不上讲义气。皆因娘俩太贪心,被人怂恿。不过,毕竟有那个未开化的蛮荒氏族血统,粗野剽悍,二人咬紧牙关扛下了所有事情,至死都未供出指使者。心中还是寄希望于皇上网开一面。而事实也教育娘俩,这是不可能的。生死关头,没人救得了他们。
……
皇帝的诏令变成长长的布告,贴于城门与街市。
百姓识字的不多,但兴趣浓厚,由一位教书先生之类的人物给他们自发宣读告示。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紧紧围观,教书先生好不容易在大庭广众下当一回主角,兴趣盎然,声音洪亮,读得非常起劲,唾沫星子横飞。
这天,翠谷从惠荣饭馆放工回了宅院,一边做饭一边跟连翘讲,“先生,你不知道哦,看布告的人太多了,围得严严实实,我挤也挤不进去,踮起脚尖也看不到,但听到了一个名字,这人被砍了头,让我好开心。”
连翘问她:“那是谁?”
“苟爷。”
“苟爷被砍头是罪有应得。”连翘想起来了,苟爷就是在街市说翠姑欠了摊位费二两银子的那个流氓。他肆意侮辱翠姑。亏得当时连翘替翠姑还了二两银子,还有那位算命先生的随从冷耀出手,才让翠姑摆脱了他的纠缠。惺王收纳这些地痞流氓搞暴动,不玩完天理不容。”
连翘猛然联想到冷耀,觉得两次碰见这人,第一次他是算命先生的随从;第二次是飞将军的手下。第二次就觉得他神神秘秘的,有点蹊跷,但当时那种情况,他又蒙着脸,根本来不及多想。可现在一琢磨,这到底是同一个人,还是同名同姓?
连翘认为是同名同姓,因为飞将军的身份跟算命先生相差可有十万八千里。冷耀怎么可能既跟随飞将军,又跟随算命先生呢。
……
经过浩劫的府衙处于清理之中。
参与季惺暴乱的官吏、差役不少,抓的抓,逃的逃,剩下的人员要重新调整,因此,府尹陆泊嵩等上层忙得看不见人影,而一般官吏、差役却没有正经事要做,仿佛处于一种放假前的懒散状态。
作为古道贵女儿,连翘领到了50两银子的抚恤金,又受惠于原主的爹,她百感交集,心中除了感谢,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要说的。
至此,倪铭名誉得以恢复,倪氏家族冤屈得以昭雪。老皇上为了表彰倪铭的耿耿忠心,封谥号诚德公。《都统爷》的戏文,又在大街小巷的戏园、茶馆、青楼上演。
对于古道贵,老皇上也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封谥号忠延公。
老皇上还下令修建忠烈祠,祠中塑有倪铭和古道贵的石像,以供云霄国的子孙后代瞻仰。
忠烈祠完工后,古连翘参与了祭奠仪式。
她站在两位爹的塑像前,心中感慨万千。因为他们,自己才有了一个躯壳,得以成为倪连翘和古连翘,在人世上呼吸游荡。
因为他们,让自己的第二次生命跌宕起伏,一言难尽。而连翘为他们伸冤又几乎丧命。他们虽然不在人世,却与连翘的生命紧紧相连。
申冤之路如此之艰难,而连翘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她的第二次生命体验告诉她,在盛行丛林法则的古代,惟有硬着心肠,硬着头皮向前,才能化解危险。两位爹也都选择了坚持这样的道路,只是他们没有古连翘幸运。
接下来,老皇上下诏书任命嫡长子季翃为皇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