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困局又临,逆意破局
塞外杨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困局又临,逆意破局,开局穿成反派,我该如何自救,塞外杨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窗外竹影倏地一颤。
段瑶猛地掀开博古架上的青瓷盖罐,数十张飞钱票据混着胭脂笺雪片似的飘出来,最上方那张赫然印着段夫人陪嫁银楼的戳记。
王主簿扑过来时撞翻了案头砚台,松烟墨泼在月白直裰上,活像条被斩首的蜈蚣。
\"三月廿七收段门周氏白银八千两。\"段瑶捻起张票据对着光,染血的指甲在\"兵部军械\"字样上轻轻一划,“五月十六又收南诏商队翡翠原石二十箱——王大人书房这尊观音,怕是要换成财神爷才衬景呢。”
门外传来衙役佩刀落地的声响。
段瑶转身时,正看见两个年轻捕快涨红着脸偷瞄她裙角沾着的墨痕。
她突然将账册摔在满地狼藉里,惊得王主簿膝盖重重磕上黄花梨椅角:\"刑部许您都水监的位置,三皇子却把您安插在京兆府当暗桩,段夫人又拿漕运账本换我性命——您说这观音菩萨到底该保佑谁?\"
窗柩外忽然响起云板声,段瑶趁机将半枚断甲塞进博古架缝隙。
王主簿瘫坐在地的模样让她想起元宵节被踩烂的走马灯,连求饶声都带着破锣似的颤音:\"段姑娘要什么尽管开口......\"
\"劳烦大人用刑部公文笺写个告示。\"段瑶俯身捡起张飞钱票抵在他喉结,“就说西市纵火案真凶已落网,烦请段夫人明日巳时来衙门领赏。”她故意咬重\"赏\"字,望着窗外竹丛里仓皇逃走的皂靴影儿,知道这话半盏茶后就会传进段夫人耳中。
回府路上,段瑶坐在轿中,心中五味杂陈,既为自己揭露阴谋而感到庆幸,又担忧回到段家会面临段夫人的报复。阿杏盯着她裹着素帕的手指直抹眼泪,段瑶却盯着轿帘外忽明忽暗的天光出神。
瓦当上蹲着的石兽突然让她想起原着里某个雨夜——段夫人就是买通说书人,把嫡女克亲的谣言编成莲花落传遍市井。
\"姑娘,角门怎么闭了?\"阿杏掀帘的惊呼惊醒了段瑶。
她搭着丫鬟的手刚迈过门槛,就听见影壁后传来瓷盏碎裂的清响。
段夫人扶着翡翠抹额迎出来,鬓间金凤簪竟换成了素银簪子。但段瑶看得真切,那簪头嵌着的根本不是珍珠,而是价比黄金的东海水精魄。
她突然想起王主簿书房那叠票据里,有笔两千两的支出就写着\"采买水晶首饰\"。
\"母亲脸色倒比祠堂供着的菩萨还宝相庄严。\"段瑶故意将沾着墨迹的袖口在段夫人眼前晃了晃,“可惜京兆府的松烟墨不如您惯用的螺子黛衬气色。”
段夫人指尖掐进掌心时,段瑶敏锐地捕捉到西角门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几个粗使婆子探头探脑的模样,让她突然想起原着里那些传谣的乞丐总爱蹲在西市茶楼后巷——而那里离段家后门,只隔两条青石街。
暮色爬上院墙时,段瑶倚在轩窗边把玩那半枚断甲。晚风送来隐约的梆子声,混着远处市集收摊的嘈杂,却比往日多了几分诡谲的嗡鸣。
阿杏提着食盒进来时,袖口沾着片枯黄的柳叶——这个时节,只有西市河岸边才有这样的落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