菓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章 情深难授!(下)!,岁岁合欢(校园1v1)笔趣阁,菓大人,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侯府晚膳过后,一家人围坐品茶,若筠跟侯爷夫妇说出了明日同元远回楚王府的决定!尽管杨侯夫人很不舍得女儿才回来没住几天就离家,可也明白女儿省亲回府,姑爷陪同住在娘家多日终有不妥,何况楚王殿下又非比一般官宦人家。

想想毕竟若筠这段时间都会在洛城楚王府,两府之间相隔不过几个坊道,过来回去的也并不远,说过来也就来了。

禀明了回楚王府这件事,若筠便让元远把今日入宫觐见陛下时,陛下对元远提出出兵淮离的事简单说了。

杨侯爷倒不惊奇,因这本就是前段时间收到元远寿阳战报后,由元拯在朝堂上提出来的。只是有一点杨侯爷也颇为担心,那就是楚王殿下才刚回洛城,陛下就如此郑重其事的对他提起此事,显然当时元拯的提议是真的让陛下上了心。

“当日晋王殿下提出攻取淮离的计划时,朝中便是明显的两个声音,一赞成、一反对,两个阵营差不多势均力敌。”

杨侯爷将当日朝堂之上的情形简单对元远讲说了一遍,略带担忧的回忆起当年随先帝攻打淮离时的情形,

“当日之所以劳而无功,先皇与老臣后来曾反复演练,再现当时战况,总结了几个原因:

从军事角度看,淮离的城防坚固,护城河宽阔深挖,攻城器械想要靠近都不容易。

从两军战力、战术看,南萧水军决对不容小觑,我们在水上作战并无优势。

若是在平地、草原,哪怕是山地、丘陵,我北元步骑兵将绝对是铁军无敌;可若是到了水路战线,尤其是需运载大型器械通过水路马上投入战斗,我北元兵将比之南萧绝无优势!”

杨若琨、元远和若筠听着杨侯爷讲述几十年前的淮离战事,只听着便已颇觉惊心动魄,足可见当年战事之激烈。

听父亲一口气说完端起了茶盏,若筠也颇为感慨,

“当年在蜀山随师父下山行医时,虽尽量避开战火之地,可若赶上有战事时,有时即便隔几百里之地也能遇到零星的流民。有的携家带口,有的家破人亡、孤苦无依,更有途中病故曝尸荒野的……

女儿曾想,虽说水火无情,可那毕竟是天灾非人力可违;又怎知战火无情,更甚天灾!

都说王权更迭,受之天命,可若王者只为一己之私不顾无辜百姓,又怎能算是受命于天!”

“若筠,你说的很对,我们虽不能左右君心,但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有雄心却也不是只为一己之私,我们作为臣子,自当有义务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祉!”

元远接着若筠的话继续道,

“这些年,北元虽无大的战事,各处州郡都以抓田粮、促农商为重中之重。可四方藩王各自为政,互相之间为争夺边界之地内斗不止,这都是自我消耗的问题,也并不是没有后患和隐忧,而且防不胜防,百姓们也尚需休养生息。

试想战争一起,所需盐铁、财帛剧增,势必会消耗猛增,若战事拖延日久,届时为保证军用粮草供给,必要徒增赋税、加重百姓负担,真到了那时候难免不生民怨!”

“民怨且不说,若要保证大军战力,粮草辎重供应是必须,然长途征战,粮草运输就是大问题。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军心必乱。”杨若琨一直都在一旁仔细听着父亲、小妹和元远发表着意见,此时也忍不住说几句:

“殿下、父亲,你们不妨将这些利弊整理成奏折,上朝时看时机呈给陛下。另外,父亲是否可以约谈朝中那些有共识的朝臣,同呈奏折各抒己见劝说陛下。”

元远此时感觉劝说皇兄放弃出兵淮离有了可能,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状元郎的教书日常嘉衣

五彩灵鹤

高冷总裁被萌化冰糖书生

嘴里的手指

一泻千里的原文

Ly玲子

清冷校草的抹布日常by 全文阅读

破落写

贵族学院的小说大全

筏溪

合不拢腿(双)by粗眉毛免费阅读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