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黑市”拍卖行的情报交易规则
眼子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0章 “黑市”拍卖行的情报交易规则,我们牺牲的,会是自己,眼子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陈敬文出现在了他之前调查过的最近一家“黑市”拍卖行,可这里不仅今天没有拍卖活动,而且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轮上。
不过工作人员很客气地给陈敬文指引了最近将要开启拍卖会的那一家在哪。
看来这些人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明争暗斗?
陈敬文并没有过多纠结这个问题,谢过这名工作人员之后,又顺嘴一提,他想问问如果是购买情报,是不是一定得跑去即将开启拍卖会的地方才行。
工作人员一点也不意外,看来跑到他们这来求购情报的可一点也不在少数。
“情报方面的交易,我们并不会直接干涉,也不是公开拍卖,不过我们打开门做生意,只要买卖双方能信得过我们,就可以促成他们之间的任何交易。
对于情报而言,有两种交易方式,一个是有人求购,那么就可以直接登记下到底想要的是哪方面的消息,我们作为中间人会将‘有人需求某方面消息’这件事散布出去。
届时,手里恰好有消息或者有渠道可以弄到消息的人,都可以得知有人需要之后,联系我们。
而双方的真正交易,还是需要到正在开启拍卖会的地方去谈,因为这样也更方便我们拍卖行方面的安排。
同样,如果卖家手里有什么消息想要出手,也可以在我们这登记,自然也会有类似的消息被散步出去,感兴趣的买家也会是同一个流程。
当然了,有些消息其实很可能敏感,买卖双方都未必想要真面目示人,甚至都不想见上一面。
这时如果他们真的信任我们,作为中间人也会替他们处理好这方面的担忧,他们的确可以不见面就达成真正的协议。
所以,您是想要哪方面的消息呢?我现在就可以给您登记。”
不得不说这“黑市”拍卖行的操作流程还真是“人性化”,陈敬文猜想一定又是古月提出来的方案。
可他现在并不能直接登记,不然他怎么写呢?想要日军的动向?
就算陈敬文敢写,恐怕拍卖行的人也未必真的敢接。
于是,离开这所拍卖行之后,陈敬文打算去那一所即将举办拍卖会的地方碰碰运气。
他听了拍卖行工作人员的介绍之后,越发觉得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真的很可能打算通过“黑市”拍卖行来对他进行“钓鱼”。
可他不得不好奇,这些人的名目是什么呢?总不至于直接登记说他们要出卖日军的消息吧?
同样,无论他们发布出来的消息到底是什么,“黑市”拍卖行的人又凭什么可以找到陈敬文自己呢?
不得不说这里面奇怪的地方太多,陈敬文一时间有些难以把握。
不过他并不认为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搞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最后只能听天由命。
多半那人还有自己的后手,也不会单单只是全部仰仗“黑市”拍卖行才对。
没多久,陈敬文来到了目标拍卖行,这里正在为了明天的拍卖会而做准备。
人数比刚刚那一家要多得多了,或许这就是“黑市”拍卖行轮转时的样子?
据说每一次拍卖会,二楼以上的包间都是提前安排好了的。
那都是些江湖大佬的位子,而这样的包间也算符合他们的地位和面子。
陈敬文自己可不曾被邀请,自然也没有主动预定包间的经历。
而之前那个工作人员提到过,拍卖行会提供场地来让买卖双方直接交涉,或许就是三楼以上的单独会客室了。
只是眼下,楼上并不开放,陈敬文没法立刻去看一看楼上的环境。
于是,他选择再找拍卖行的工作人员问问,因为他已经知道明天就有拍卖会,如果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真的想要在这里“卖消息”,也就必须在明天的拍卖会里商议,所以他们的消息应该是今天就已经告知拍卖会了才对,不然这些人怎么去替他们找买家呢?
可是,陈敬文不愿意做的太显眼,尤其是他要问的消息并不能太过于直白,不然会惹来不必要的关注。
这就有些为难了,因为他不知道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到底用的什么名目,所以他也不好旁敲侧击。
正在他纠结时,拍卖行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了他,似乎看他面生,准备打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可疑人士,又或者提供一些帮助和介绍。
“哦,其实我是个初来乍到的商人,想要在这遍地黄金的上海滩闯一闯,所以想先到处见识见识再做具体打算。
听说了你们这即将举办拍卖会,而且不止是拍卖物品,竟然还有‘情报交易’可以进行。
在我看来,如果能得到一点可以参考借鉴的消息也不错,既能加深对上海的了解,又能捕捉一些商机。
我在来此之间去的那家拍卖行里已经问过了‘情报交易’的流程,听着还蛮靠谱的。
可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的地方,那就是我并不确定到底想要知道什么消息,该怎么去打听一下到底有怎样的消息在卖呢?难不成还有一个目录?”
陈敬文的要求并没有让工作人员反感,事实上能这么仔细地询问,恰恰说明这是个潜在客户。
工作人员直接把他引入后台办公区域,把一本装订十分考究的大号账本摆在了他的面前,“我们的确有制作一个目录,您如果感兴趣可以亲自看看。”
陈敬文有些忍不住愣神,不过他立刻把这种状态多延续了一会,并没有立刻让自己镇定,因为这样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表情。
可他的确有些吃惊,这些人也太过于明目张胆吧?搞情报交易竟然还有目录?
只是,当他看到目录里面的名目之后,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这本册子对消息的类型进行了大致区分,的确是一个目录该有的样子。
首先是“赚钱”,这个分类倒是足够简洁易懂。
陈敬文没有细看,想来七十六号的人再怎么巧立名目也不可能用上这个说法,不然自己凭什么会关注呢?想要和他们一起赚一票?
其次是“赚权”,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问题了,不过也算能够理解,想来是和权力相关的交易,又或者对某个实权位子的补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