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龙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晋孝武帝:司马曜,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C龙山,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司马曜:在权力与宿命间挣扎的东晋帝王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建康宫城笼罩在一片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之中。重病缠身的晋简文帝司马昱躺在寝殿内,望着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司马曜,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此时的东晋王朝,外有前秦苻坚虎视眈眈,内有权臣桓温把持朝政,局势岌岌可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司马昱下诏传位于司马曜,嘱咐他要守住司马氏的江山 。不久后,司马昱驾崩,司马曜在崇德太后褚蒜子的扶持下即位,是为晋孝武帝。

一、少年登基:在权臣阴影下的成长

司马曜即位之初,因年纪尚幼,无法独立处理朝政,朝廷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崇德太后褚蒜子手中,由她临朝称制。此时的东晋朝堂,桓温依然是最具权势的人物,他驻扎在外,却对朝廷事务指手画脚,意图进一步篡夺皇位。司马曜虽贵为天子,却如同傀儡,在桓温的阴影下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司马曜深知自己的处境,他努力学习治国之道,阅读经史典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摆脱权臣的控制,真正掌控朝政。在宫中,他常常与亲信侍从探讨时局,思考如何应对桓温的威胁。尽管年纪小,但他的心中已经种下了对权力渴望的种子,渴望有一天能改变东晋的命运。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桓温病重,他向朝廷多次索要九锡(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权臣谋朝篡位前多索要九锡 ),意图通过这种方式为篡权做最后的准备。司马曜和崇德太后褚蒜子对此十分忧虑,他们与大臣谢安、王坦之商议对策。谢安以拖延之计,让桓温的九锡之礼迟迟不能成行。不久后,桓温病逝,这对司马曜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转机,他终于看到了亲政的希望。

桓温死后,其弟桓冲执掌桓氏兵权。桓冲与桓温不同,他没有篡权的野心,主动放弃了部分权力,与谢安等大臣合作,共同维护东晋政权的稳定。宁康三年(公元375年),崇德太后褚蒜子还政于司马曜,十五岁的司马曜开始正式亲政。

二、亲政初期:权力的逐步巩固

亲政后的司马曜,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他重用谢安等有才能的大臣,形成了“王谢”为主的门阀政治格局。谢安在朝廷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选拔贤能,使得东晋的政治局面逐渐稳定下来。司马曜与谢安密切配合,朝廷上下呈现出一片中兴的气象。

在军事方面,司马曜意识到加强国防力量的重要性。当时,北方的前秦在苻坚和王猛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对东晋构成了巨大威胁。司马曜支持谢安组建北府兵,任命谢玄为将领。北府兵由来自北方的流民组成,他们为了保卫家园,作战勇猛,经过严格训练后,成为了东晋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开始将矛头指向东晋。他派军队进攻东晋的边境地区,战火一触即发。司马曜与谢安积极部署防御,命令谢玄率领北府兵前往抵御。在谢玄的指挥下,北府兵多次击败前秦军队,成功保卫了东晋的边境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曜的权力逐渐得到巩固。他开始试图摆脱门阀士族的控制,加强皇权。他重用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任命其为录尚书六条事,与谢安共同辅政。司马道子与谢安之间逐渐产生矛盾,形成了两股势力相互制衡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司马曜加强对朝政的掌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公用炉鼎简介

梦伊予微

炮灰美人被浇灌日常by梦见好

小唔系

乖软美人的婚后日常by笔趣阁

北山故人

《父承子液》金银花原文免费阅读

天狼峰的古尊人

上千土兵轮过周芷若的背景故事

木人高秋

外出佩戴小玩具坐地铁的注意事项

葡萄草莓啵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