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汉成帝:刘骜
C龙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汉成帝:刘骜,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C龙山,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成帝时期,灾异现象频繁出现,刘向、谷永等大臣将其归咎于许皇后的“专宠”。在这种舆论压力下,许皇后的“椒房掖廷用度”被减省,她甚至连皇帝的面都很难见到。许皇后心中怨气难平,她的姐姐、平安侯夫人许谒背地里行巫蛊之术,恶毒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此事被刘骜的另一宠妃赵飞燕揭发,许谒等人因巫蛊之罪被处死,许皇后也受到牵连,被废黜皇后之位,后来被赐死。
许皇后被废后,皇后之位空缺了两年。此时,刘骜看上了舞技出众、容貌艳丽的赵飞燕,想要册立她为皇后。然而,太后王政君以赵飞燕身世低微、非侯门女为由加以阻拦。后来,淳于长从中斡旋,刘骜封赵飞燕的父亲为成阳侯,赵飞燕这才成为侯门之女,得以登上皇后的宝座。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刘骜立赵飞燕为皇后,同时晋封赵合德为昭仪,并将昭阳殿赐给赵合德一人居住。为了感谢淳于长的斡旋之功,刘骜赐他关内侯,不久又封为定陵侯。
为了取悦赵飞燕,刘骜命工匠在皇宫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名为“合宫舟”。一天,刘骜带着赵飞燕一同泛舟赏景。舟至中流,突然狂风骤起,赵飞燕身轻如燕,险些被风吹倒。危急时刻,侍郎冯无方奉刘骜之命救护,他扔掉乐器,紧紧拽住赵飞燕的两只脚,赵飞燕则继续在风中歌舞,这场惊险又浪漫的经历,成为了宫廷中的一段佳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赵飞燕逐渐失宠,得宠的是她的妹妹赵合德。赵合德从小与赵飞燕一起长大,对姐姐十分尊敬,在刘骜面前也常常为她百般回护,因此赵飞燕的地位并未因失宠而动摇。赵氏姐妹专宠后宫十余年,却始终未能为刘骜生下一儿半女。
宫中有个叫曹伟能的女官,怀上了刘骜的孩子。临产时,赵合德得知此事,竟命中黄门田客拿着皇帝的诏书,毒死了曹姬,取走了婴儿,孩子最终下落不明。后来,嫔妃许美人生下儿子,赵合德知道后,大哭大闹,撒泼打滚,甚至以死相逼,最终胁迫刘骜亲手掐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赵氏姐妹的残忍行径令人发指,而刘骜的昏庸与懦弱也暴露无遗,他对赵氏姐妹的恶行听之任之,甚至参与其中,亲手断送了自己的血脉,导致最终绝后。“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这首民谣在民间流传,正是对赵氏姐妹迫害皇嗣的血泪控诉。
在对外关系方面,刘骜也努力维持着大汉的威严与和平。在与匈奴的关系上,他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当时,匈奴内部局势动荡,有部分匈奴人想要归降汉朝。例如,当伊邪莫演声称要降汉时,刘骜采纳了光禄大夫谷永、议郎杜钦的建议,拒绝受降。他深知,随意接纳降者可能会引发匈奴内部的不满,从而破坏双方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通过这种审慎的处理方式,他妥善地维护了与匈奴的关系。而对于西域的康居,虽然康居派质子入侍汉朝并朝贡,但自恃地处偏远,不肯像其他西域诸国那样向汉朝臣服,甚至对汉使无礼,将汉使座次安排在乌孙等国使者之下。西域都护郭舜指出康居本来就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又对汉使傲慢无礼,只是贪图贸易才遣子入侍,因此请求归还康居侍子,断绝与康居的往来,以表明“汉家不通无礼之国”。但刘骜考虑到西域局势的复杂性,担心断绝往来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还是决定保持与康居的往来。
在西南夷地区,河平年间,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互相攻伐,牂柯太守请求发兵诛杀夜郎王兴等人,刘骜没有贸然同意,而是派太中大夫张匡持节前往和解。然而,夜郎王兴等人不听从调解,甚至还在道旁刻木为汉吏,向其射箭,公然挑衅汉朝的权威。大将军王凤推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柯太守,陈立到任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伺机杀死了夜郎王兴,并出兵攻灭了兴的妻父翁指和儿子邪务,成功稳定了西南局势,维护了汉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在文化方面,刘骜十分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与传承。他下诏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广泛收集民间散落的书籍。同时,委任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完一书,便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做成提要,论其指归,辩其谬误,连同定本送交刘骜,由他亲自观览后定夺。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宝库,也为后世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农业方面,刘骜提拔农学家泛胜之担任议郎,后又任命他为“劝农使者”,负责“教田三辅”。泛胜之在任期间,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农民种植,使得三辅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显着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由于刘骜始终没有子嗣,他不得不册封异母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皇太子,将皇位的继承权寄托在了侄子身上。然而,命运似乎对刘骜格外残酷,就在立刘欣为皇太子的第二年,即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二月,出现了异常的天象,火星的光芒黯淡,仿佛被水浇灭一般。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都认为这是皇帝将有不测的征兆。刘骜也极为紧张,四处寻找破解之法。此时,一个自称善于星相的郎官贲丽进言,称只要找一个权重位尊的大臣作替身,便可化解这场危机。于是,丞相翟方进当即被召见,刘骜要求他为国尽忠。翟方进刚返回丞相府,刘骜的诏书就接踵而至,诏书中将翟方进斥责一通,说他丞相当得不合格,以致政事紊乱、天灾不断,让他自己看着办。翟方进无奈之下,只好自杀。得到丞相的死讯,刘骜龙颜大悦,为翟方进隆重举行了葬礼,还亲临致祭,他自认为灾星已退,自己有望长命百岁了。
然而,刘骜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丙戌日,刘骜夜宿未央宫,第二天早晨起床穿衣,准备接见辞行的楚思王刘衍和梁王刘立。谁知,他刚刚穿上裤袜,衣服还未来得及披上身,就突然身体僵直、口不能言,中风扑倒在床上,动弹不得。宫中顿时乱作一团,御医们匆忙赶来施救,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不久,刘骜便驾崩于未央宫,年仅四十五岁。他的死讯传出,朝野震动,百姓们也对这位皇帝的突然离世感到震惊和悲痛。由于刘骜死在赵合德的寝宫,赵合德成为了众矢之的,在巨大的压力下,她被迫自杀谢罪。
刘骜在位共25年,谥号孝成皇帝,安葬于延陵。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悲剧色彩。他即位初期,试图有所作为,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来稳固统治,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农业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也努力维护着大汉的尊严。然而,他最终还是未能摆脱外戚势力的操控,在私生活上更是放纵无度,沉迷酒色,导致赵氏姐妹乱内,皇嗣断绝。他的统治不仅让西汉王朝陷入了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困境,也为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汉成帝刘骜,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帝王,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成为了西汉由盛转衰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