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汉顺帝:刘保
C龙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汉顺帝:刘保,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C龙山,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梁冀的专权,刘保虽然心中不满,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去反抗。在梁冀的操控下,朝廷政治日益腐败,官员们大多趋炎附势,为梁冀马首是瞻。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各地起义不断,东汉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尽管身处如此艰难的局势,刘保也并非毫无作为。在经济上,他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多次下诏减免受灾地区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还下令精简宫廷开支,减少不必要的祭祀活动和宫廷用度。同时,刘保重视水利建设,派遣官员修缮和疏通各地的水利工程,保障农田灌溉,促进农业丰收。
在政治方面,刘保试图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他下令要求地方官员如实上报政绩,对于那些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官员,一经查实,严惩不贷。为了选拔有才能的人才,他恢复了被废止的孝廉察举制度,让更多出身贫寒但有学识、有品德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此外,刘保还注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派遣使者到各地巡查,了解民情,处理地方上的矛盾和纠纷。
在文化教育上,刘保大力提倡儒学,在洛阳设立太学,增加太学生的名额,鼓励学子们学习儒家经典。他还亲自到太学视察,与师生们交流,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在他的推动下,儒学在东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的风气。
然而,刘保的这些努力,在强大的外戚和宦官势力的干扰下,效果大打折扣。梁冀在朝廷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许多政策的推行都受到他的阻挠。而宦官们为了自身利益,也常常与梁冀相互勾结或争斗,使得朝廷政治混乱不堪。
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人发动叛乱,率领匈奴军队侵扰并州、凉州等地。刘保派大将马续等人率军平叛,经过多次战斗,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匈奴的叛乱却始终未能彻底平息。此后,羌人也不断起兵反抗东汉的统治,边疆战事不断,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困苦。
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年仅30岁的刘保因病去世。他的一生,始终在权力的漩涡中挣扎。虽然他有着治国安邦的理想和一些改革的举措,但却无法摆脱外戚和宦官势力的束缚,最终也未能挽救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命运。刘保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炳继位,但由于刘炳年幼,梁太后临朝称制,梁冀的权势进一步扩大,东汉王朝的危机也愈发深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