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哟,悲情牌不行,开始打威胁牌了
屠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哟,悲情牌不行,开始打威胁牌了,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屠日,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早朝。
高悠打着哈欠,慢慢悠悠地来到金殿外。
端王等人一如既往地无视他。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厉刚竟然破天荒地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
“王爷,早啊。”
厉刚的脸上,少有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
昨天的事情,让他意识到高悠并非那么不堪。
因此,想要跟他多接触了解,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厉相更早。”高悠笑道。
厉刚点了点头,语气轻松道:“王爷昨日所为,让臣甚为敬佩。”
高悠没想到这老头也会对他说恭维话,淡然一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看到高悠没有因为受到了夸赞而骄傲,厉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正欲继续说话。
忽然看到到户部尚书卢齐江,愁眉紧锁,忧虑重重地来了。
昨晚,从皇宫回去,他想了一晚上,也没有想到筹粮的办法。
愁得他,今早都不想来上早朝。
“卢大人。”
卢齐江正垂头丧气地往前走。
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抬头一看,才发现已经走到高悠和厉刚面前。
“永安王爷,厉相。”卢齐江强打精神拱了下手。
“卢大人,你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出什么事了?”
卢齐江叹了口气,声音低沉道:“延凉府遭到西狄军重兵进犯,皇上下旨,要求户部筹集十万石粮食送往延凉城。
可启部现在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粮食。
一会就要早朝了,下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皇上。”
厉刚听罢,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因为他知道,延凉城一旦失守后的后果。
“这的确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厉刚想了一下,看着高悠道:“王爷可有什么办法?”
“不是前段时间才说西狄军对边境的骚扰减少了吗,怎么突然又变严重了,什么时候的事?”高悠看着卢齐江问。
“昨天晚上,皇上才接到的紧急战报。”
高悠想想又问:“十万石粮食其实也不算多,户部难道就真的拿不出来了吗?”
十万石换算成斤数,也就一千二百万斤左右。
对于偌大的一个朝廷来说,这真的不算多。
卢齐江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无奈:“户部的确还有三百万石粮食,但那是给南疆和北疆守边将士的军粮。
皇上已经明确表示,无论如何也不能动。”
厉刚点头道:“军粮的确是不能动,否则南,北两疆再出问题,麻烦就真的大了。”
“那就不能从其他地方调一些吗?”高悠又问。
卢齐江看了他一眼,苦笑地摇了摇头。
高悠不明白他什么意思,看了一下厉刚。
厉刚知道他对朝廷情况还不太熟悉。
于是,把连续几年各地遭灾,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减产的事说了一下。
“现在每个地方的粮食都非常紧张,根本没有余粮供朝廷抽调。”
“原来是这样。”
高悠没想到大恒朝表面看着繁华,内里却已经到了这样的窘境。
就在这时,殿门开了。
值日太监,手持拂尘站在门口,尖着嗓子喊道:“皇上升殿,百官进见。”
众臣列队进入大殿。
行礼完毕,各自归位。
皇上看着卢齐江问道:“卢尚书,增援延凉府粮食的事情,你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卢齐江本以为皇上会把各部的事处理完了,再问他。
没想到第一个就点了他的名字。
只能站出来,拱手向皇上道:“陛下,臣尚未想到解决的办法。”
皇上的眉头皱了起来。
但并没有发火。
他昨天晚上也想了一夜,同样也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知道就算发火也解决不了问题。
皇上轻轻地摆了摆手让,让卢齐江退回朝位,然后看着百官道:“众卿,昨夜接到紧急战报,延凉府遭到西狄军重兵进攻。
朕已经下旨上宏郡和平源府出兵增援。
但延凉府的粮食只能够坚守十天,救援大军进驻,消耗将会更快,急需粮食增援。
但户部的粮食短缺,众卿可有解决的办法?”
众臣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说话。
看到没人应声,皇上的脸色更阴沉了,声音冷峻:“怎么不说话,难道都没办法吗?”
金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众臣全都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高悠看到没人说话,准备站出来向皇上献策。
就在这时,厉刚站了出来,道:“陛下,各大粮商手里皆有不少的存粮,朝廷可出资收购,以解燃眉之急。”
高悠朝厉刚看了一眼。
因为他准备向皇上献的也是这个计策,没想到与厉刚想到了一起,而且被他抢先说出来了。
皇上面露喜色,道:“好策,卢大人,立刻按厉相所说,向各大粮商收购粮食,送往延凉城。”
卢齐江站出来道:“陛下,早在几月之前,燕城水灾之时,臣就派人去找过粮商,想收购他们的粮食。
但他们说手里的余粮也不多,且还要供应市面上的百姓,如果给了朝廷,百姓就无粮可供应。
因此,这个提议臣难以实施。”
“他们的鬼话也能信。”
高悠呵呵了两声,道:“这些粮商,哪家手里都至少囤有十几万石粮食。
尤其是那几家大的粮商,估计每家手里囤的粮食更多。
他们只是不想卖给朝廷罢了。”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魏继业。
因为魏家其中一项生意就是卖粮食,并且魏家还是大恒朝七大粮商之首。
每年光是魏家自家田地所产的粮食量,数量就非常巨大。
再加上,他们还要进行大量的对外收购。
总的粮食收量,简直是天文数字。
就算魏家一直在对外出售,但手里至少也还是会可观的备用粮不会动。
其他六家大粮商也是如此。
就算比不上魏家的存粮多,但存量也绝不会小。
这些家伙跟朝廷哭穷,无非就是知道现在粮食短缺。
想屯在手里,等待时机,好卖高价。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也有想看皇上笑话的因素。
毕竟这些人暗里跟皇上较着劲呢。
皇上看了一下魏继业,问:“陵国公,魏家可有多余的粮食供朝廷收购?”
魏继业站出来,微微欠身道:“陛下,老臣一向只专注于朝廷的政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