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夜色昏暗
艾比兔子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章 夜色昏暗,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艾比兔子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仅朱元璋率先蹲下查看烟火残骸,就连朱标也只慢了一步,俯身细瞧。
似乎,这烟火残骸对他们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然而夜色昏暗,朱元璋立刻命朱棣去取灯笼。
特意让知晓韩成秘密的朱棣亲自去取,而非他人,此细节便足以表明此事在他心中的分量。
片刻之间,朱棣提着四个灯笼赶来,朱元璋与朱标早已在此焦急地观望。
朱棣蹲在地面为他们照明时,心中却一阵迷惘。他看看韩成,又看看父亲和兄长,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其实,朱棣并非因韩成制造的烟花道具而感到震撼,也不觉得其中藏有何等秘密。
他之所以惊讶,是因为韩成见到父亲后的表现。
韩成见到朱元璋后,竟未行礼问候?反倒是朱元璋不小心对他行了一次“大礼”。
韩成不仅没有跪拜回礼,连基本的礼节都没做到,甚至连父亲的尊崇都未曾给予,更别提作为长子的朱标。
至于身为燕王的朱棣,自然更是被完全无视。
韩成这般狂妄无礼的行为,让朱棣目瞪口呆。
原来之前误解了这个人,对他的评价还是太低了。
这家伙,岂止是狂妄?简直是狂妄到了极点!
从小到大,朱棣从未见过如此嚣张的人。
都说韩国公李善长傲慢,胡惟庸嚣张,可他们见到父亲时,哪个不是毕恭毕敬?
与韩成相比,他们简直小巫见大巫。
这已足够令人震惊,但还不是最让朱棣难以置信的。
真正令朱棣震惊的是父亲和兄长对韩成的态度。
面对韩成这般无礼狂妄,朱元璋竟然毫无怒意?
毫不计较?
甚至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韩成的失礼行为。
好像韩成在他面前这样做,是理所当然。
这是自己的父亲?那个一向注重细节、厌恶纷争、愤怒时会直接取人性命的父亲?
若是仅父亲一人如此也就罢了,偏偏兄长也是如此。
要知道,兄长虽看起来温和,但对外人却极为在意规矩,比父亲更为严格。
如今,兄长竟也对韩成的无礼视若无睹。
燕王朱棣心中满是疑惑,韩成的表现实在让他难以理解。在父亲和兄长面前,韩成显得格外从容,仿佛比自己的地位还要高几分。尽管韩成与朱有容已有婚约,但毕竟还未正式成亲,而父亲似乎对这段姻缘并不太满意。可即便如此,父皇与兄长的态度却如此坦然,这让朱棣感到无比困惑。他身为亲儿子,却连父亲的偏心都无法察觉,心中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身世。
与此同时,朱元璋与朱标正专注地研究韩成带来的烟火壳子。他们坚信其中必藏玄机,能借此揭露韩成的秘密。然而,经过仔细检查后,却发现这只是一枚普通的烟火壳子,毫无特别之处。这种意外的结果让父子俩一时无法接受。朱元璋甚至亲自拆解壳子,逐一对各部分进行细致分析,仍一无所获。这不仅让他愈发执着,还激发了他的倔强脾气。
朱标则在一旁跟着父亲一同探索,两人像在进行一场考古发掘般认真。韩成看着他们专注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暗自说道:“你们尽管找吧,若真能找到什么不同之处,我就认输。”时间流逝,眼见二人仍未停手,韩成索性搬来了两把椅子,一把递给朱棣,自己坐下休息。
朱棣瞧着地上专注研究物件的父亲与兄长,终究没敢坐上韩成搬来的座椅。
然而韩成全然无惧,一屁股坐下,靠着椅背,双腿交叠,摆出一副悠哉的模样。
朱棣瞥向灯笼下仔细搜寻的父亲和兄长,又看了看安然坐着的韩成,本想提醒几句,让他对父亲表现得更恭敬些,别如此放肆。
可话到嘴边,想起父亲和兄长对韩成的态度,以及韩成那副张扬跋扈的样子,他最终什么也没说。
但朱棣心里认定,韩成这般张狂,再加上在宫中私自打造如此厉害兵器的行为,待会父亲定不会轻饶他!
此刻这般嚣张,待会儿怕是要后悔莫及!
这家伙真是胆大包天,完全不知自己惹下了多大的麻烦,还在此自鸣得意!
韩成内心自然欢喜。一方面认为朱元璋从烟花外壳里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只会徒劳一场;另一方面回想着今日与宁国公主的种种互动。
这个中秋并未虚度,反而收获颇丰。
在这种情况下,韩成若不高兴才怪。
以当前的进展看,他不久便不只是牵手那么简单了。
还能亲吻、拥抱、高高举起……
想到未来的美好生活,韩成心中喜不自胜。
“韩成,你究竟是如何做出这烟火的?”
不知过了多久,韩成沉浸在与宁国公主的美好憧憬中,想象已有了三个孩子,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遐思。
韩成虽略有不悦,但看到朱元璋后,刚才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转而开怀。
“你笑什么?有什么可笑的?”
朱元璋正为未能找到韩成的破绽感到沮丧,没想到韩成一问话便笑了起来。
这让朱元璋十分不悦,认为韩成是在取笑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