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咕咚!”
艾比兔子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咕咚!”,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艾比兔子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得到韩成的肯定答复后,朱元璋虽仍不解,却不再拖延,即刻命朱棣安排人尽快送来所需物品。
燕王朱棣在燕山卫时威风八面,如今归于父皇麾下,却成了跑腿的小厮。
朱棣不敢怠慢,迅速着手办理此事。
他也很想知道韩成所言是否属实……
……
韩成所居偏殿灯火辉煌。
朱元璋、朱标以及未来的永乐帝朱棣三人分坐盆前。
盆中盛放着**。
此刻,他们每人手持一双筷子,正在搅拌。
原本呈粉状的**,因他们的搅拌渐渐黏结。
添加的材料包括鸡蛋清和糖。
尽管三人依照韩成指引搅拌,但望着自己的盆筷,又瞄向韩成的器具,总觉得操作太过随意。
这举动怎么看都像是调制馅料,而非提升**威力。
这段文字讲述了韩成向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介绍一种新型火器的故事。
韩成不顾三人怀疑的态度,按照自己的方法制作并压实了这种火器材料。朱棣等人模仿他的做法后,好奇地询问这种方法是否真能让火器性能大幅提升。韩成自信地回答说,按照“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配方制作火药是常识。他还随口编了一句包含“大伊万”的顺口溜,这让朱棣感到困惑,“大伊万”究竟是什么?韩成解释说“大伊万”就是指这种火器,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强力武器。
朱棣进一步追问这种火器是否比大明现有的最强青铜炮还要厉害。为了展示大明火器的实力,朱棣拿出了大明最强大的青铜炮作为对比。历史上,在元末混战时期,无论是农民军还是元军,都广泛使用火器作战。例如,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时,创造性地将大炮安装在船上,用以震慑敌人;又或者是在攻打杭州时,出动了四十多门青铜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元末动荡之际,火炮这类极具破坏力的武器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战争往往能成为推动技术革新的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加速了科技进步的脚步。
然而,朱家统一天下的进程太过迅速,元末的混乱局面也很快平息下来。
随着元朝覆灭北逃,明军在后续与北元残部交战时,已鲜有大规模攻城略地的情况发生。
而且,在广阔的草原地带携带沉重的青铜炮,无疑会给行军造成极大不便,严重拖慢速度。
因此,原本威力巨大的火炮逐渐被冷落。
但如果论及火器本身,最强大的依旧是火炮。
这也是朱棣选择将火炮与**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听到朱棣的话,朱元璋父子都将目光投向韩成,想知道他口中那件拥有奇特名号的武器究竟有何等威力。对于自家的青铜炮,他们还是颇为自信的。
“呃……”
面对朱棣的要求以及三人期待的眼神,韩成一时语塞。
拿这个时代的技术去对比**这种顶级杀器,这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事嘛!
尤其是朱棣等人一脸认真的模样,更让韩成感到无比纠结。
“那个……该怎么解释呢。”
韩成努力寻找合适的措辞,试图清楚地传达他的想法。
“青铜炮和**完全没有可比性,别说一门青铜炮,就算倾全国之力花个三五年专门制造青铜炮,也抵不上一颗**。
即使把当前威力最强的青铜炮提高三五倍、甚至几十倍,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韩成的话音刚落,朱元璋父子三人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绝不可能!”
朱元璋抢先一步打断,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
尽管韩成提到的**显然是一种极为强大的武器,但即便差距再大,也不至于夸张到这种地步!
难道整个国家什么都不做,只是专注于生产青铜炮,连续干上几年,也无法匹敌一颗**?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这家伙难道不清楚自己讲的是什么吗?
他真的以为倾尽大明之力,一年内就能造出这么多青铜炮?
简直荒谬至极!
朱标和朱棣完全不相信韩成的话。
这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韩成描述的事太过离奇,超出了他们想象的极限。
韩成直视朱元璋父子三人道:“这件事听着就很不靠谱,让人难以置信。
但事实的确如此。”
“仅仅六百年,竟有这般巨变?
从夏朝至今,历经数千年的变迁,也没你所说的那么夸张。
短短五六百年,怎么感觉像是换了天地?”
朱标疑惑地看着韩成,依旧不信。
韩成解释道:“以你们的时代视角看,无法理解这样的发展速度很正常。
后世两三百年间的变化,远超已知历史总和,堪称翻天覆地。
别说陛下和太子,即使是我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二十年前也无法预料二十年后的世界。”
韩成此言既震惊了朱元璋等人,也让大家对他的时代充满兴趣。
这是怎样一个时代呢?
上次与韩成交谈时得知的冰山一角,已让朱元璋和朱标震撼不已。
如今听到韩成更多描述,更激发了他们对那个时代的向往。
他们无论如何也猜不出,韩成所处的世界究竟是何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