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梨花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血月照孤坟2,张老三讲故事,小梨花O,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祠堂里的青砖地面沁着潮气,方桐蜷在草席上数着瓦缝里的雨滴。那件蓝布衫被老周扔进火盆里烧了,焦糊的味道里混着奇怪的腥甜。守夜的火盆哔剥作响,爆开的火星在供桌下拉出细长的阴影,像是有无数双手在砖缝间蠕动。
天刚泛青,方桐就被尖叫声惊醒。她披上衣服冲出门时,正撞见两个后生用竹竿挑着什么东西往老槐树上挂。湿漉漉的条状物在晨雾中晃荡,溅落的血珠砸在了祠堂前的石臼里,叮咚作响。
\"让开!\"老周挥着烟杆驱散人群。方桐这才看清竹竿上挑的是一条五尺长的裹脚布,浸透的血浆正在往下滴血,布头还连着一块巴掌大的皮肤。树根处仰躺着守林人铁柱,那双能赤脚走山路的粗腿此刻缠满了染血的布条,十根脚趾竟不翼而飞了。
村医赵福蹲在尸体旁直摇头:\"脚踝骨都碎了,像是被铁链绞过。\"他掀开死者裤管,围观人群齐齐的抽着冷气——铁柱小腿上布满紫黑色淤痕,纹路竟与老槐树皮的褶皱一模一样。
此时方桐胃里一阵翻腾,后退时踩到一个硬物。捡起来一看竟是半块铜镜,断裂处还粘着青苔。当她抹去镜面的泥污时,晨曦恰好穿过槐树的枝桠,这时铜镜突然映出一张模糊的女人脸。那影子一闪而过,但足够让她看清女人耳垂上的翡翠坠子——和母亲葬礼照片里戴的是一模一样。
\"这是从哪来的?\"老周夺过铜镜时,方桐注意到他的拇指在镜框刻痕处重重地摩挲着。那个地方有个被硬物刮花的\"月\"字,正是母亲方月茹的月字。
\"我在尸体旁边捡的。\"方桐话音未落,老周突然扬手将铜镜掷向井口。古井栏溅起一丝火星,铜镜碎片簌簌落进了深井,许久才传来一声闷响。井底突然涌出咕嘟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吞咽。
这时赵福起身掸了掸白大褂:\"都散了吧,这两天暴雨冲了山路,县里法医最早明天才能到。\"他拎起药箱时,箱角铁扣刮掉了一块槐树皮。暗红色树浆喷溅在他的手背,瞬间鼓起一串水泡。
正午的日头被雨云吞没,方桐站在老宅天井里仰头望着天。瓦当滴落的雨水带着铁锈味,三十年前母亲执意要翻修祖屋时,特意保留了这口青砖老井。井绳早已朽烂,她借了铁桶准备打水洗手,却发现井沿上有新近的摩擦痕迹。
这时麻绳突然绷紧,铁桶撞上井壁发出了空响。方桐趴在井口往下看,水面倒影里除了自己,还有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并肩而立。她猛地回头,身后却只有被风吹动的门帘。
当铁桶提出水面时,井底传来了指甲刮擦石壁的声响。方桐强忍着心悸收起麻绳,桶底缠着一团漆黑的东西。待看清那是纠缠成结的长发,发丝间还缠着一支翡翠簪子时,她失手打翻了水桶。
簪头雕的木樨花缺了一片花瓣,这个细节让她浑身发冷——母亲下葬时,这支簪子明明别在寿枕上。
这时阁楼里突然传来织布机的吱呀声。
方桐攥着簪子僵在了原地。老宅阁楼都封存二十年了,织布机早在祖父那辈就换成了缝纫机。可那声音持续不断,还夹杂着线轴滚动的哒哒声,像是有双看不见的手在穿针引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