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血脉棋局
小梨花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4章 血脉棋局,长白山老林子里的故事,小梨花O,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铜镜在陈青山怀中持续发烫三日,直到第四日破晓才渐渐冷却。镜面不再映照现实,而是浮现出蜿蜒的线条,如同人体血脉的分布图。那日苏新生的右臂上,孔雀纹路已经完全消退,却在每日寅时准时浮现出七颗光点,排列成北斗的形状。
老萨满在祠堂后院架起了一个青铜鼎,将太叔公留下的铁匣置于鼎中焚烧。青烟升腾间,匣中残留的血迹化作几百只火蛾,每只蛾翼上都带着细密的符文,在晨光中组成长白山与南极之间的航线图。
\"镜魂在指引方向。\"老萨满用骨杖挑起一只火蛾,蛾翼上的符文立刻重组为坐标数字,\"太叔公把最后的器魂藏在了航线上。\"
陈青山解开衣襟,心口的镜形痕迹已经变成淡金色。当他将铜镜贴近痕迹时,镜中血脉图突然立体化,从皮肤上浮起,在空气中勾勒出完整的人体经络。图中十二正经闪烁着翡翠光泽,与长白山十二条支脉的走向完全一致。
宝音老汉从祠堂梁上取下一只积满灰尘的皮囊。囊中装着光绪年间的航海罗盘,指针不是磁铁,而是一根灰白色的头发——与太叔公留在青铜匣中的那根一模一样。罗盘背面刻着\"血引归途\"四个小字。
\"明日启程。\"老萨满将火蛾灰烬撒入罗盘,\"月圆之夜,血脉图与航线会完全重合。\"
当夜陈青山辗转难眠。子时过半,铜镜突然从枕边自行立起,镜面映出的不是床榻,而是南极冰原上的某个坐标点。冰层下隐约可见金属反光,形状像是半截插入冰中的剑柄。
晨光微曦时,屯子外来了一队陌生的旅游人。为首的男子戴着斗笠,肩头蹲着只通体雪白的海东青。那人取下斗笠的瞬间,陈青山看见他右耳缺失的伤口——与吉林机器局地库里那些青铜棺上的镇山人特征完全相同。
\"陈家老祖当年救过我们一族。\"男子从怀中掏出一块冰晶,晶体内封着一滴暗红色的血,\"这是航标,能带你们找到器魂。\"
冰晶接触铜镜的刹那,镜中的血脉图突然多了一条金线。金线从长白山出发,穿过渤海湾,最终指向南海某处的无名岛屿。男子告诉陈青山,那座岛在光绪年间被称为\"鬼船冢\",是十二艘德国考察船最后的集结地。
祠堂里的铜镜在正午时分突然结霜。霜花褪去后,镜面展现出太叔公的虚影。这次他身后不是冰原,而是一座中式庭院,廊下挂着\"吉林机器局\"的匾额。虚影举起右手,掌心托着三枚铜钉,其中一枚正缓缓融入血脉。
\"钉魂镇山,镜魂观脉,最后的器魂是......\"
这时虚影突然指向庭院东侧的厢房。画面切换成一排铸铁柜子,丙列七柜的柜门微微开启,缝隙中透出来翡翠色的光。陈青山猛然想起,当初在地库中只取了冰晶,却未仔细检查柜中的其他物品。
当天夜里子时,陈青山独自潜入原来的吉林机器局地库。丙列七柜的锁已经锈死,他用镇山钉撬开柜门,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本发黄的航海日志。最后那本的封皮夹层中,藏着半张烧焦的婚纱照——新娘穿着光绪年间的嫁衣,胸前挂着山髓晶吊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