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东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打卡名人雕塑园(12),白日偷安免费全集,一叶东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投奔唐王后,揭暄辗转各地抵清,与清兵大大小小交战,重创清兵,赢得了赫赫声名。
无可奈何的是,义军与清兵敌我悬殊,孤立无援,揭暄先闻父亲与友人押运粮饷遇难,杀贼报父仇后,又遇唐王战败被捕,义军失散。
噩耗接二连三,复国肉眼可见无望,揭暄心灰意冷下如同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一样,宁死不肯屈就新朝,隐居不仕,甘为遗民。】
康熙眼眸暗了暗,揭暄大名他如雷贯耳,曾屡多次请他入仕为官,都被揭暄以年迈推辞了。
不独揭暄,他征召过的顾炎武,李颙,黄宗羲等人,全都坚定拒绝,无一例外。
康熙敬佩他们的坚守,还是会恼怒,但他拿他们没办法。这些人各个声名远扬,对江南和江南士子影响颇大。
想了想,康熙决定抽空再去拜谒明孝陵。
没办法,祖宗们甩的锅,他得受着,这些遗民内心对朝廷的抵触情绪需要消除。
【隐居深山老林后,揭暄来往友人皆为明遗民,学问也日益精进。他全身心投入到着述中,留下十七部涉及军事、天文、历史、数学与哲学等各个领域的传世之作。】
【着作中最出名的是军事着作《揭子兵法》与天文着作《璇玑遗述》。
《揭子兵法》全书分为“智”、“法”、“衍”三卷,共计一百篇。其中上卷谈计谋方略,中卷谈练兵用兵之法,下卷谈侦查通信等作战用兵出现的其他问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兵家书籍。
《璇玑遗述》则是揭暄博览群书,耗费五十年精力,贯通中西方宇宙论,最后融汇成一家之言的着作。
主播觉得揭暄这本书最牛的是独立提出了天体自转理论。】
边说边走远的叶非雪回首,视线落在矗立在原地身着战袍的将军像上,顿觉感伤。
她想,若有选择,揭暄一定想当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不得不说,命运就是爱捉弄人。最终,征战沙场的将军,变成了一位思想深邃的学者。】
【既然讲到揭暄了,那主播顺带把揭暄老祖宗揭猛与堂叔揭重熙一起讲了,这两位也是名人雕塑园的入驻选手,就待在西广场的英烈园里。】
【家人们,先说揭重熙哈,因为他的生涯与揭暄类似。】
【崇祯十年,揭重熙高中进士,初任福宁知州,清廉明敏,崇文重教,很受百姓爱戴。明朝灭亡后,揭重熙立志辅助南明小朝廷,带领军队抵抗清军。】
再次听到明亡的朱元璋怒火持续上涨,手里的棍子狠狠砸在身前的桌案上。
啪!啪!啪!
朱棣惊恐地看着四分五裂的巨棍,揉了揉肿痛的臀部,心有余悸。
他躲过上位的锅,不料还有亡国的锅。
【明永历四年(既顺治七年),揭重熙与曹大镐联兵用计,大败清兵,一役斩杀上万清兵,抚州失地乘势收复,声名大噪。】
【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四月揭重熙率部向邵武进军时,不幸在崇安被清军包围。揭重熙率军拼死抵抗,在乱箭之下颈部中箭,最后力竭被俘。
被俘后,揭重熙誓死不降,绝食七日,于同年十一月三日,在建宁南街市口,引颈就刃,从容就义。】
【明末有一些人主动投降,但也有很多人要么如揭暄隐居不仕,要么出家为僧,要么远走他国,要么如揭重熙视死如归,以死殉国。】
【其中最令主播感慨的是在揭重熙前一年同月,于桂林慷慨就义的张居正曾孙张同敞。】
【张同敞本可以逃走,但他义无反顾留下来,清人多次劝降,他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接受,但他毅然拒绝。】
【即使,被打断双臂,被弄瞎眼睛,张同敞也没降。】
【不仅是他,同样亲身经历过张家惨状的张居正儿子张允修也没降,最终自杀以身殉国。】
“好!”张居正眼眸沉沉,抚掌慨叹。
有此子孙,张家气节存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