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东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打卡辛弃疾文化园(9),白日偷安免费全集,一叶东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寒冬腊月,冒着漫天飞雪,陈亮从浙江东阳县,打马骑行三百多公里,到达江西铅山县,应约而至。】

【据说,到辛弃疾居住的瓢泉别墅前,要过一座小桥,陈亮试图打马跃过,可马却一直作死,畏缩不前。】

【陈亮: 马儿,你是在玩火(◣_◢)】

【再一,再二,再三,陈亮给了三次机会,炮灰马儿都没把握住,成功惹火陈亮。】

【于是,一拔剑,一挥手,陈亮断然将马头斩落,马儿嘎掉,接着潇洒地推倒马身,沿路徒步踏雪而行。】

【当时,辛弃疾倚楼赏雪,恰好望见这么潇洒的一幕,瞬间一颗心就被陈亮捕获,迫不及待跑出去迎接陈亮。】

当事人辛弃疾:……有这事吗?瓢泉庄园前有桥吗?

最最重要的是,桥对面到底有啥?能让一个工作经验这么丰富的马儿害怕?

【后来,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给故事中的“那座”石桥,起了一个名字——斩马桥。】

【也许是怕他们二人淋雪受寒,还好心肠地在石桥旁边修建了一座遮风挡雨的亭子——“斩马亭”。】

【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依旧在铅山当地流传着,来铅山的家人们可以去“事发现场”打卡留念一波。】

【“我病君来高歌舞,惊散楼头飞雪”。】

【陈亮应约到来,让辛弃疾很开心,尚在病中,也要带病作陪。】

【在铅山,陈亮一共停留了十日。】

听到十日,辛弃疾遗憾地总结:“太短。”

他有很多话都还没和同甫说呢,十个月他都嫌不够长。

【十日里,惺惺相惜的两人,携手同游鹅湖寺,共饮瓢泉水,诗歌相答,把酒抒怀,热烈纵情地谈论着家事国事天下事。】

【十日后,两人转战到与朱熹约定相会的地点紫溪,结果主播前面已经说了,朱熹爽约未至,朱熹没来。】

【既然如此,陈亮便准备打道回府,可辛弃疾舍不得啊,一而再再而三挽留。】

【最后,不顾辛弃疾挽留,陈亮还是走了,回家了。】

【恋恋不舍的辛弃疾: 你就这么急匆匆走了?╭(╯^╰)╮】

【“佳人重约还轻别”,在辛弃疾眼中,十日太短,眨眼就过去了。】

【他不舍,他埋怨,他思念。】

【于是,他走,他追。】

叶非雪脸上挂上了灿烂的笑容:

【陈亮走后没多久,按捺不住思念之情,辛弃疾快马加鞭追了上去,一直追出百十里地。】

【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雪拦道,雪深泥滑,最后辛弃疾只能无奈放弃。】

【夜半投宿客栈,听着邻舍传来的悲凉的笛声,辛弃疾触景生情,作下一首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没想到是,五天之后,辛弃疾收到陈亮来信,信中陈亮向他索要一首词。】

【简直不要太心有灵犀,辛弃疾笑着将那首词寄了过去。】

听到这里的白居易骄傲地仰起头:“我与微之同样心有灵犀。”

相隔千里,远在长安的元稹愉悦地扬起唇角,露出微笑。

不约而同,他们想起了发生在元和四年的一件事。

那时,元稹奉命出使东川,而白居易留在长安,便约了弟弟和朋友一起去慈恩寺春游。

游玩时,白居易思念起了元稹,随手便作下一首诗——《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巧的是,远在梁州的元稹也很思念白居易,做梦都梦到了白居易。

最最关键的是,他梦到了白居易与别人同游慈恩寺。

然后,他也作了一首诗——《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

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

忽惊身在古梁州。”

【陈亮收到信,读过词,依韵回赠了辛弃疾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你一首,我一首,两个人瞬间就了上头,不断作词唱和寄给对方,还会特意以同调同韵来唱和。】

【并且,这些词中每行每句都充满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与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忧虑。】

【家人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来瞧瞧,长长见识。】

叶非雪唇角漾着笑,抬起手指,指向对面极其引人注目的“补天裂”三字。

【像这句“看试手,补天裂”就出自他们其中的一首唱和之作:《贺新郎·同甫见和再用韵答之》。】

【不得不说,文化人的交友方式就是不一样哈,以文会友,主打一个风雅,慕了慕了。】

【不像主播没文化,一键三连走天下,只能点赞会友,主打一个真诚。】

【鹅湖之会,过了四年,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朝廷又把辛弃疾想起来了,命他出任福建提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到只有男人世界的女人

xixi倩

公主从小被精水养大的小说

哈里星星

女主穿到只有男人的世界

南海故人

《父承子液》金银花原文双男主小说在线

二筒哥

两根还是十几根你自己选

韩韩哇

太子用自己犒劳大臣的小说

九天银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