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忆拾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绥宁筹策,穿越时空的辉煌霸业,豆忆拾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接着说:“而且,我收购的价格,必定与市场价持平,绝不会让大家吃亏。这一点,大家回去一定要跟村民们讲清楚。”
众人一听,脸上的忧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喜与感激。
“县主,您可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 一位里正激动地高声说道,“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儿啊,只要咱们勤快,种上这些作物就有收成、有收入,日子可有盼头了!”
“是啊是啊,县主为咱们考虑得太周全了,往后跟着县主干,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其他里正纷纷附和,会议室里赞赏声此起彼伏,大家望向林悦的眼神中,满是敬重与信赖。
林悦挺直脊背,神色坚定,有条不紊地继续阐述道:“好,既然第二个计划大家都没有异议,接下来,我要说第三个计划,这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实施发展多种经营的计划。可能有人不太清楚,什么是养殖业呢?简单来讲,就是鼓励咱们村民养一些大牲畜,像能耕田的牛,还有专门供食用的肉牛;马能帮咱们运输拉货,羊和猪的肉、皮毛也都有大用处。
同时,家禽饲养也不能落下,鸡能下蛋、鸭肉鹅肉美味,兔子繁殖快,它们的皮毛和肉在市场上都很受欢迎。
另外,靠河边、有水的村子,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多养鱼。这样一来,除了种粮食、种经济作物,咱们又多了好几个增收的门道。”
林悦扫视一圈,目光温和又充满期待,询问道:“关于这一项计划,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或是觉得实施起来有困难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商量解决。”
一位里正满脸忧虑地站起身,眉头紧皱,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县主,大家伙儿都养家禽家畜,真能卖得出去吗?老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这些投入可不小,要是再来场瘟疫,那损失可就惨重了,我怕这事儿不太好推行啊。”
另一位里正连忙点头附和:“是啊是啊,一家养个十只八只鸡、一头两头猪倒还可以,可要是当成产业经营,这风险实在太大了,弄不好可就倾家荡产呐。”
林悦神色关切,耐心地回应道:“我明白大家的担忧,养牲畜和家禽确实存在风险。不过,我可以给大家提供防御家禽生病的药,最大程度减少瘟疫发生的可能性。大家可以先发动村民小规模试养,慢慢摸索出经验后,再扩大规模,这样就能有效降低损失。”
众人听了,微微点头,可又有人提出新问题:“就算养好了,卖给谁呢?”
林悦自信一笑,语气笃定:“放心,我在县里准备建立一个食品加工厂。不管大家养多少牲畜和家禽,我都照单全收,绝对不会让这些产品积压在村民手里。” 众人一听,顿时如释重负,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
见大家不再有疑问,林悦接着说道:“既然第三条计划没有异议,下面我说第四条,大力发展实业,增强经济发展实力的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要办各种作坊和厂子,专门加工制作货物。就像我现在正在筹备建立制药厂,村民们种的各种中草药,我全部收购,在制药厂里进行加工;我还成立了熟食加工厂,大家养的牲畜家禽,我也统统都收。还有纺织厂,村民种的棉花,不管多少我都收。同时,我已经有了制米醋的作坊,接下来还打算建一个制酒的作坊,这些主要收购稻米,大家有多少我收多少。另外,制糖作坊也有了,主要收甜菜,大家种的甜菜我也照单全收。这就是发展实业。主要由我在县城来做,不过各个村要是有实力,我也非常鼓励大家建立这样的作坊进行生产。关于这一条,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富源镇镇吏王富根站起身,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语气诚恳:“县主呐,实不相瞒,俺们村子里的人,一来不懂啥技术,二来也没有秘方,真要开办这些厂子作坊,实在是有心无力。不过,只要县主您牵头办这些,俺们村民种的粮食、经济作物,还有养的家禽就不愁卖啦,这对俺们来说,就是最大的福气。俺们打心底里盼着县主您的厂子越办越多,这样一来,老百姓心里就有了依靠,干啥都有底气!”
文昌镇镇吏周文魁连忙点头,紧接着说道:“王兄这话太对了!厂子办得越多,咱老百姓种出来、养出来的东西就越有保障,这可真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俺代表文昌镇,全力支持县主!往后但凡有需要俺们出力的地方,您尽管吩咐,俺们绝不二话!”
林悦嘴角上扬,眼中满是暖意,诚挚说道:“先在这儿多谢大家支持了!接下来,我讲讲第五个计划,也就是‘要致富先修路’,所以这叫修建致富路计划。咱们得让每一个村都有一条直通镇里的路,每个镇也得修一条大道连通县城。这路啊,不仅是出行的通道,更是咱绥宁县走向富裕的希望之路。”
她目光坚定,扫视着在场众人,接着说:“希望各位镇吏和里正辛苦些,组织好人力,尽早把路修好。这路一通,咱们的货物运输更便捷,外面的商机也能引进来,对大家都有好处。关于这个计划,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困难,尽管提出来。”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里正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里正满脸为难地起身说道:“县主,修路是好事,可咱们村青壮劳力大多都忙着种地养家,实在抽不出人手来修路啊。” 紧接着,另一位身材魁梧的里正也跟着附和:“是啊,而且修路得要不少钱粮,村里本就没多少积蓄,这可如何是好?”
面对这些疑问,林悦神色从容,先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各位的难处我都理解。劳力方面,咱们可以合理安排农闲时间,各村之间也能相互协调支援。至于钱粮,林悦看向县令,江大人,您看,从县里的账上拨出一部分专项资金支持一下如何?另外,我再捐献点。反正绝不会让大家独自承担。”
这时,又有里正发问:“要是修路占了村民的地,这可咋解决呀?” 林悦耐心回应:“咱绥宁县人口少、地多,最不缺的就是地。占了谁家的地,就用其他地块补上,保证数量和肥力相当,绝不让村民吃亏。而且路修好后,受益最大的还是咱们村民,往后出行方便,买卖货物也便利,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听了林悦的解释,里正们纷纷点头,脸上的忧虑渐渐消散。
林悦坐直身子,神色认真,声音清晰地说道:“下面,我来讲讲第六条计划,这是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提升村民文化素质的计划。”
话刚落音,就有里正满脸疑惑地站起身,挠挠头问道:“县主,您说的这文教卫生事业,到底是个啥呀?咱不太明白。”
林悦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这文教卫生事业,涵盖的可都是关系到大家生活的重要方面。文,就是文化,咱们得让孩子们有学上,能读书识字、明白事理;教,就是兴办教育学堂。咱们有能力的镇或者村,可以试着建设一个学堂,让村里和附近的孩子们都能走进学堂,接受教育。要是往后能培养出几个童生,甚至高中状元,那咱们绥宁县可就更有希望了。”
听了林悦的话,里正们先是面面相觑,小声嘀咕了一阵,随后,一位身形消瘦的里正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一丝犹豫,说道:“县主,您说的联合办学堂确实是个好法子,可这束修优惠了,对于那些实在穷得叮当响的人家,可能还是拿不出来呀。”
这时,另一位看起来较为年长的里正也跟着说道:“是啊,县主。就算县里给补助,可这办学堂还得请先生、置桌椅书本,杂七杂八的花费不少呢,我们心里还是没底。”
林悦微微点头,目光温和而坚定,说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这样吧,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家庭,我们可以实行减免束修的政策,绝不让一个孩子因为没钱而失去读书的机会。至于请先生和添置教学用具的费用,县里会根据实际情况,再额外给予一定的支持。而且,我也会发动一些乡绅富户进行捐赠,共同助力咱们绥宁县的教育事业。咱们现在辛苦一些,为的是孩子们的将来,等他们有了出息,咱们绥宁县也就有了希望,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书香村的里正听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县主说得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咱们联合起来,再加上县里的支持,一定能把学堂办好!我回去就和村里的人商量,发动大家一起出力。”
其他里正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赞同的神色,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联合办学堂的具体事宜,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林悦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清了清嗓子,郑重说道:“各位,我所制定的‘绥宁县百姓致富工程’,包含了刚才向大家详细阐述的这六项发展计划。方才,大家也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个致富工程能得到县令江大人的积极支持,我深感欣慰。”
就在此时,县令沈瑞泽站起身,脸上带着庄重的神情,接过话茬:“县主大人,既然各个镇、各个村都行动起来了,我作为这绥宁县的县令,也理应起到带头作用。我思量着,在咱们县城建立一所规模较大的学堂,各村路途遥远的学子便能在此住宿,束修费用也会给予一定优惠。这样一来,提升村民文化素质的计划就能切实落地,也算我为绥宁县尽一份绵薄之力,县主大人,您看可否?”
林悦听闻,眼中满是赞赏,不住点头:“县令大人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妙!本县主必定全力支持。” 而后,林悦转身面向众人,高声提议:“各位,让我们用掌声对江大人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 说罢,林悦率先鼓掌,清脆的掌声在会议室里格外响亮。
镇吏和里正们起初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他们从未以鼓掌来表达心情。但看着林悦热情的模样,便纷纷有样学样地鼓起掌来。刹那间,掌声雷动,回荡在整个会场,热烈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深受感染。大家一边鼓掌,一边相互对视,脸上洋溢着新奇与喜悦,心里都觉得这种表达感谢的形式别开生面,效果十分不错 。
县令沈瑞泽面对如雷的掌声,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他赶忙站起身,微微颔首,向众人示意,以表达自己的感谢。
林悦见状,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随后神色一正,威严地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带上来!” 话音刚落,孙阳和他的手下便牵着六匹英姿飒爽的战马走进会议室。这六匹马浑身皮毛油光水滑,肌肉线条紧实流畅,四肢矫健有力,一看便知是难得的宝马良驹。它们昂首嘶鸣,马蹄刨地,威风凛凛的模样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林悦迈前一步,指着战马说道:“大家都看到了,这六匹马是我特地从凛朔国大草原购置回来的宝马,品种上乘,脚力极快,每一匹都能成为战场上的得力战马。” 顿了顿,她目光扫视全场,继续宣布:“我要把这六匹宝马当作大奖。今年年底,咱们绥宁县的八个镇和三十二个村将一起进行评奖。实行连奖制,只要在这六大行动计划中,不管是哪一项拔得头筹,都能获得丰厚奖励。比如说,某个村的玉米亩产量最高,那么这个村的里正就能得到 20 两银子的奖励,而这个村所在镇的镇吏,将直接获得一匹宝马!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沸腾,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20 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那可是一年都难以企及的收入;而这宝马的价值,更是远超 20 两银子。众人的眼中纷纷燃起斗志,每个人都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年底的评奖中脱颖而出,赢得这份无上的殊荣。
林悦微微侧身,目光温和地看向县令江瑞泽,轻声询问:“江大人,您还有什么话要补充吗?” 江瑞泽轻轻摇了摇头,表示没有要说的了。
林悦又将视线投向在场的镇吏和里正们,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缓缓说道:“今日这场会议,开得十分成功,大家讨论热烈,踊跃发言,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想要为绥宁县发展出一份力的决心。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这一方百姓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今天大家也都认识了县主府的大门,往后,县主府的大门随时为大家敞开。要是各位在推行计划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是有什么想法建议,都尽管来找我,咱们齐心协力,共同想办法解决。”
稍作停顿,林悦的眼神变得坚定而充满力量,提高音量说道:“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想出办法战胜困难,迎来更大的胜利!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绥宁县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言罢,林悦扫视全场一周,而后高声宣布:“散会!” 众人纷纷起身,脸上依旧带着兴奋的神色,依次与林悦和县令江瑞泽告辞,有序地离开了县主府。他们三五成群,热烈地讨论着会议内容,脚步轻快,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