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西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改革血泪二,红楼之皇权枯骨,流浪的西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百姓们得了粮食,金银却供奉给了佛祖和三清,对他们而言只是换了一个寺庙跪拜罢了。
粮食才是根本,吃穿住行才更加实在。
至于粮食当地官府用学识换无可厚非吧。
一个识得百余个汉字的当地百姓就能入官府为吏,这个民间消息足矣。
陛下,就是连微臣都想不到如今当地最受欢迎的居然是给家族补充族谱,确定姓氏的文吏。
才两个多月,手里没有千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都司文吏。’
中华大地上任何一个姓氏的传承故事还不迷死那些土包子。
谁家不想有个传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影响范围之大,有些人总是无视。
‘陛下,哪怕经历战乱当地恢复农耕的速度依然可观,有都司和将士的镇守反而比原先土司治理时更加安稳。’
虽然大局已定,可雍庆帝的脸色依然严肃。
‘朕的探子是不是都被拔除了,为何朕的案头只有战报,却无一点当地民情!
真是国朝的好臣子!’
这就牵扯到皇家的权威,王宁远也得小心应对。
‘陛下,大军开动自然安全为首位。
军在外将命有所不受,更何况西南三省的动乱真的就和朝中官员没有牵扯嘛。
自从大军开拔后,各个关隘都紧守军法,没有黄侍郎的手令,许入缅甸不许出。’
更深的原因当然不能说,当地的消息一旦传回,黄侍郎的计划就算不被打断,也必将会变形。
这位才是夏吉改革派的急先锋,下手狠辣。
如果模板不够完美,怎么让陛下认可,让江南世家豪族士绅们低头。
“打土豪分田地”,王宁远都还没喊出来,有人已经在做了。
雍庆帝围着缅甸的地图画了一圈。
‘一个都司如何治理,不会最后也沦为乌司藏都司的下场吧?’
王宁远摇摇头,‘既然有了前车之鉴,黄侍郎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临时设置了上中下三个都司,等重新开关,此地会纳入朝廷治下,设州府官。
关隘前已经聚集大量钱粮木料铜料各色物资。
开关之日不远!’
雍庆帝点点头,无论文武搂草打兔子的本事都在。
为了一个商道,硬生生打下一片疆土。
‘当地有军士在维持治理,可还有足够的军士平叛?’
‘黄侍郎口信中说军士足够,当地的义军正紧跟不服王化的叛军身后向天竺进攻。
我朝将士倒成了安稳地方的守军。’
‘不入天竺?也好,那些叛军也够他们头疼的。
只是这个义军如何处置黄爱卿可曾提起。’
王宁远给了雍庆帝一个肯定的答复。
‘并不曾提及,开关后相信黄侍郎会有详细的奏折呈上。’
雍庆帝围着西南三省的位置点点。
‘整合义军,让他们入西南剿匪,有违军法者斩。
设立缅甸市舶司,划归户部管辖,官员任命吏部文选司秘意。’
听到这话,王宁远赶紧转身取来文房四宝。
自然不能让陛下动笔,只能王宁远代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