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西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 点香三,红楼之皇权枯骨,流浪的西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琮比划着两根手指,‘整两百丈远。
以往这种宴席我也是没有机会参加,倒是特意打听过一番。’
两百丈,一里多地,从厨房出菜到宴会现场,让菜品保持最佳口感。
看来宁国府在这种大型宴会上果然是身经百战。
贾琮说着开始扭头四处找人。
‘怎么了?’
贾琮摇摇头,‘玉字辈常常参加宴席的只有琏二哥和宝玉。
宝玉不会又混到女眷群里去了吧!’
德哥儿嘿嘿一笑,‘那位长在脂粉堆的公子哥怎么会愿意同咱们一起用饭。’
别说贾琮了,就连贾兰都觉得尴尬。
倒是冯紫英一开口,算是挑破 最后一层窗户纸。
‘不是说他要继承荣国府爵位,更是下一代荣国府当家人嘛!
能文能武,更有才名在外,三岁开蒙,四书五经更是倒背如流。’
贾琮眼睛大睁,就连贾芸都扭头看向冯紫英。
‘如此重要的场合,更是我辈年轻人联络家族情意,互相试探各家继承人的时候。
更是探查各家出色子弟,探听各家立场的好场合。
他怎么会如此不顾大局,不为家族思量?’
看到大家都看自己,冯紫英抬手摸摸自己的脸。
‘怎么你们长辈没有交代,还是我说的太直白?
冯家是武将之家,小子更是年轻。’
德哥儿几个摇摇头,对于冯紫英的直来直往毫不介意。
德哥儿也是一脸的好奇,‘贾宝玉如此出挑,不愧为荣国府的凤凰蛋。
只是这传言你是从哪听的?’
冯紫英一愣,这才仔细回想起来。
能被家里到底安排来宁国府自然不是蠢人。
单看同座的几个人也能明白,这种传言连他们都不知晓。
冯紫英眉头一拧!
‘端午节后贾家族学因为学风被御史弹劾几位可知晓?’
真是会用词,学风?
说书的已经将贾家学堂里的龙阳之好说的惟妙惟肖。
冯紫英看到几位的眼神,接着说道。
‘我也听好友说起贾宝玉的事,只是到了茶楼说书却再也没有说起有关荣国府子弟的事。
倒是将宁国府贾珍父子俩的风流事却让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议论的热火朝天。’
可不是嘛,无论何时有空的群众总是对更高阶层的同类更好奇。
就像传言中皇帝用金锄头锄草一样。
‘之后没几天在北静王府的一次诗会上就有京中才子说荣国府含玉而生的公子聪慧异常。
甚至说出其读书作文只能更甚其府贾政。
还说拿下秀才功名时肯定比其兄长还年轻。
连北静王听后都夸,不愧为荣国府翩翩佳公子,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这就过分了,北静王这明显是别有用心。
这是要将贾宝玉有关出生时的异象和虚无缥缈的才名做实。
可知事背后的推动人到底是谁还真不好说!
‘冯兄可还认得在北静王府见过的几位才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