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虚实之间
左牵黄右擎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虚实之间,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左牵黄右擎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信都城外十里亭,许攸勒马暂歇。他望着不远处的城墙轮廓,从怀中掏出两卷竹简——一份用暗语记录的真实见闻,一份精心准备的汇报说辞。
“先生,要现在入城吗?”随从轻声询问。
许攸收起竹简,摇了摇头:“再等等。”他需要最后一次推敲说辞。王芬的废立计划太过凶险,他既不能如实相告吓退袁绍,又不能隐瞒太多失去价值。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玉印,那是王芬送的“尚书事”印。若袁绍知道此事...许攸摇摇头,驱散这个可怕念头。他早已将玉印藏入行囊夹层,寻常搜查绝难发现。
正午时分,许攸一行终于抵达信都府衙。守卫见是他,立刻引往内院。穿过三道回廊时,许攸注意到暗处多了几名陌生侍卫——袁绍加强了戒备。
“子远回来了。”袁绍正在书房批阅文书,见他进来,放下毛笔,笑容和煦如三月春风,“一路辛苦。”
许攸伏地行礼:“托主公洪福,攸幸不辱命。”
袁绍亲手扶起他,这个亲近举动却让许攸后背一紧。主公的手冰凉如蛇,眼神更是深不见底。
“坐。”袁绍指着案几对面的席垫,“王使君可好?”
许攸正襟危坐,从袖中取出准备好的竹简:“王芬确有异谋,但...”他故意欲言又止。
袁绍挑眉:“但说无妨。”
“但其人志大才疏,所谋恐难成事。”许攸展开竹简,声音压低,“攸在邺城三日,见其虽聚兵数千,却军纪涣散。所谓联络禁军云云,多半是虚张声势。”
袁绍接过竹简,目光扫过上面工整的字迹。许攸的汇报极有技巧——将王芬的惊天阴谋淡化为酒后狂言,将其周密部署贬低为乌合之众。既传达了信息,又不显得过分重视。
“哦?”袁绍放下竹简,似笑非笑,“王芬没给你什么承诺?”
许攸心头一跳,强笑道:“他倒是许诺事成后让主公领大将军位,还说要给攸...”他恰到好处地停顿,装作难以启齿。
“给你什么?”袁绍目光如炬。
“说要让攸当尚书令。”许攸苦笑摇头,“攸何德何能?分明是想拉我下水。”
袁绍突然大笑,笑声在书房内回荡。许攸跟着陪笑,却注意到主公眼中毫无笑意。
“子远忠心,我自然知晓。”袁绍突然倾身向前,“不过王芬就没送你什么...信物?”
案几上的烛火轻微晃动,许攸的影子在墙上颤抖了一瞬。他感到喉咙发紧,下意识摸了摸左袖——那里空空如也,却暴露了他的紧张。
“无非是些金银俗物,攸已悉数上交府库。”许攸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双手奉上,“请主公过目。”
袁绍看都不看锦囊,目光仍锁定许攸:“我听闻王芬好以玉印赠人,以示诚意。”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许攸感到一阵眩晕,袖中的手微微颤抖。难道主公已经知道?不可能!玉印藏得极为隐秘...
“攸...攸确实收到一方私印,”许攸急中生智,“但恐其有诈,已命人暗中查验。若无不妥,明日便呈与主公。”
袁绍靠回椅背,表情莫测:“子远办事,我自然放心。”
书房内陷入短暂沉默。
许攸能听到自己太阳穴突突的跳动声。袁绍的每句话都像一把钝刀,慢慢割着他的神经。
“说说具体计划吧。”袁绍终于打破沉默,“王芬打算何时动手?”
许攸如蒙大赦,连忙道:“据其所言,待天子北巡至河间时行动。但攸观其准备不足,恐怕...”他故意摇头。
袁绍若有所思地点头:“子远以为,我当如何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