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评书:明朝的余晖与落幕,短故事志,傲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领十三万大军,进攻宁远。袁崇焕率领全城军民,誓死抵抗。他身先士卒,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用红衣大炮猛轰后金军队。努尔哈赤万万没想到,小小的宁远城竟如此难攻,他的军队死伤惨重,自己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这宁远之战,是明朝对后金作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明朝军民的士气,也让努尔哈赤遭遇了生平罕见的惨败。努尔哈赤回到沈阳后,因伤势过重,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
皇太极即位后,深知宁远城难以强攻,便改变策略,绕过宁远,从蒙古绕道入关,直逼北京。袁崇焕得知后,急忙率军回援。皇太极忌惮袁崇焕,便施展反间计,故意让明朝的太监听到假情报,说袁崇焕与后金有勾结。昏庸的明熹宗竟信以为真,将袁崇焕下狱,最终处以凌迟之刑。袁崇焕之死,让明朝失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也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天启七年,明熹宗驾崩,因其无子,由弟弟朱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也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铲除阉党的决心。他先是稳住魏忠贤,让他放松警惕,随后一举将阉党一网打尽,魏忠贤被贬到凤阳守陵,途中畏罪自杀。崇祯皇帝铲除阉党,本是重振朝纲的好机会,可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再加上明朝积弊已久,已难以挽回颓势。
崇祯年间,明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内部,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最为强大。李自成出身贫苦,他率领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队伍迅速壮大。张献忠则转战南北,攻城略地,给明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外部,皇太极不断侵扰明朝边境,还将后金改名为大清,野心勃勃地想要入主中原。
崇祯皇帝为了应对内忧外患,不断加征赋税,调集大军围剿起义军和抵御清军。可这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得更多的人加入了起义军。明朝的军队也是军心涣散,战斗力低下,在与起义军和清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败。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就此覆灭。而此时,吴三桂镇守山海关,他本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握重兵。面对李自成的招降和清军的拉拢,吴三桂犹豫不决。可就在这时,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长驱直入,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曾经辉煌一时的明朝,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最终在农民起义和清军的双重打击下,黯然落幕。但明朝的故事,却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令人感慨万千。那清军入关后,又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中原大地又将迎来怎样的风云变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