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烟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一回因为你有罪,大明鹤来堂佚案录,王烟臣,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夜中的厅堂,灯芯噼啪作响,又潮湿又燥热,烛影婆娑,幽明不定,忽而浓艳,忽而阴森,照得屋里诸人的脸庞又明亮又沉郁。
黎纨满脸疲惫,太息道:“你们,为何不识大体?”
胡先生忿然道:“就是大帅教得我们太识大体,我们一旗的弟兄,才能对你的话笃信不疑,黎大人,山民就在身边,咱们真要摊开来说吗?”
黎山民站起身,踱到南窗前,黑夜笼罩着他的脸,毅然道:“无论怎样的真相,我都经得住。”
纪二爷怒目圆睁,道:“黎大人,你敢说古荡口会战之时,我那些弟兄以一敌十,苦等增援时,你派了救兵?”
黎纨长长吐了口气,道:“战线那么长,又瞬息万变的,纪二你是宿将,也该知道不可控是常有之事。”
胡先生与纪二爷交换了一下目光,幽幽道:“山民,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年,大帅你的外公病逝在登州,黎大人继任登莱巡抚,大小姐带着你们兄弟俩在帝京为质,大帅的亲卫百人编入作战部队,帝京贵人指名叫纪二进京做教头,我本是大帅帐下幕友,漂泊北方已久,思念家乡,乘机南归践行孝道。”
“我们走后不到半年,建虏南侵,参将孔贼率部出征,却在行军途中哗变,调转矛头攻陷登州,妄图割据登莱。”
“朝廷与孔贼叛军在古荡口决战,朝廷指挥登镇副总兵,登莱兵备道,以及福山守备共同出兵,规取登州,我亲卫旗百余同袍因武艺精湛、刀马娴熟被任命为先锋,弟兄们半夜抵达登州城外迎仙桥,城中叛军发觉,精锐千余人出敌,弟兄们据桥力战,登莱大营主力迟迟不到,敌我悬殊,死亡殆尽。”
“最后,竟是登州范同知这个畏敌如虎的家伙,几道加急责成福山知县派乡勇驰援,才抢回几具弟兄的尸身,张五哥万箭穿心,赵三哥身首异处,柳小弟死不瞑目。”
纪二爷目眦欲裂,朝黎纨吼道:“狗官,你部署的大营主力增援呢,他们去了哪里?”
夜空中突然横劈一道闪电,纪二爷愤怒地扯掉了蒙面黑纱,与王恒的推测相符,果然是个俊美的男子,他抬头仰望莫测的天穹,魂梦掠过碧血森森的土地,泣不成声:“张五哥,赵三哥,唐麻子,郑黑皮,哥哥,我好想你们。”
黎纨道:“古荡口会战何等艰难,叛贼与敌虏内外呼应,朝廷用兵如履薄冰,最终排除万难才能收复登莱,朝廷的用兵方略,岂能容你们置喙。”
“大人解万民于倒悬,我给这样的英雄好汉鼓鼓掌。”胡先生脸色骤变,复又强自稳了稳心神,拍手道:“谎言说多了,连你自己都相信了,让我来给你回忆回忆,张五哥他们在迎仙桥浴血奋战的时候,登莱大营主力正在干甚么?”
“大营那天根本没有接到出战的通知,全营上下都在给监军曹太监庆寿,现在有两个推论,一是大人故意让哥哥们送死?二是大人附阉,为博得曹太监欢心轻易更改作战方略,将军中儿郎的性命视同草芥,这两个推论折磨了我十年,大人,你给个准话,究竟是哪一个?让我明白明白。”
黎纨难得脸色大变,显出愤然神色,辩驳道:“他们都是我帐下将士,我为甚么故意让他们送死?”
纪二爷凝视着他的眼睛许久许久,道:“你自己竟不敢承认,我们武人鲁直,哥哥们只服大帅,你寒门骤进,初掌兵要立威,从他们下手最有效,一劳永逸拔出了眼中刺。”
“荒谬。”黎纨勃然道:“朝廷用兵岂能万无一失,前线危急,将士们有所牺牲也在所难免,不停地以小股骑兵偷袭州城,才能不被叛贼发现我军陈兵古荡口,以图决战,这些都是决策机密,如何能宣之于口,他们为国捐躯,朝廷不也将他们入忠孝祠祭祀,并予以抚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