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对症下药
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对症下药,异地主人可以下达的100个任务小圈,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崔婉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苏瑶姐,听你这么一讲,我才真正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这其中的学问太深奥了!” 苏瑶微笑着看向崔婉,鼓励道:“只要用心钻研,你一定能领略到中医的魅力,掌握这门造福人类的医术。”
崔婉听得入神,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疑惑,忍不住脱口问道:“那如果我自己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该怎么办呢?总不能随便吃药吧?” 说着,她微微皱起眉头,一脸担忧,仿佛已经置身于分不清病症、不敢轻易用药的纠结场景中。
苏瑶闻言,嘴角微微上扬,绽出一抹温和的笑意,那笑容就像春日暖阳,让人心里暖烘烘的。旋即,她轻轻摇了摇头,一头乌黑的长发随之轻轻摆动。她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可使不得,当然不能随便吃药。中医这门学问,向来最讲究‘对症下药’,就好比锁与钥匙的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药不对症,那可就糟糕了。” 她边说边伸出双手,一只手比作锁,另一只手比作钥匙,轻轻做了个开锁的动作,试图让讲解更加形象易懂。
“你想想,” 苏瑶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紧紧盯着崔婉,认真地说,“若分不清病因,盲目地把药往嘴里送,就如同在黑暗中乱撞,四周都是未知的危险,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让病情愈发严重。就拿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说,有些人一咳嗽,不管不顾,随便买止咳药吃,结果咳嗽非但没好,还可能因为掩盖了真正的病因,延误了治疗时机 。”
她的声音柔和却坚定,带着一丝劝诫与关怀,仿佛一位贴心的长辈在叮嘱晚辈:“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也就是说,治疗疾病不仅要看症状,更要深入探究病因。同样是咳嗽,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的病因截然不同,所用的药物也完全不同。风寒咳嗽,是人体遭受寒邪侵袭,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导致的,患者往往会感觉怕冷明显,流清鼻涕,痰液清稀色白。这时候治疗需要用辛温解表、宣肺止咳的药物,像麻黄、桂枝之类,帮助驱散体表的寒邪,让肺气重新通畅起来。”
苏瑶稍稍停顿,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而风热咳嗽呢,是热邪犯肺,肺失清肃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发热比较明显,流黄鼻涕,痰液黏稠色黄。治疗就得用辛凉解表、清热止咳的药物,比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这些药物能清热泻火,疏散风热,让肺部的热邪消散,恢复肺的清肃功能。要是风寒咳嗽用了寒凉的药物,或者风热咳嗽用了温热的药物,不仅无法缓解病情,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问题,比如风寒咳嗽误用寒凉药,可能会使寒邪凝滞在体内,病情迁延不愈;风热咳嗽误用温热药,就如同火上浇油,热邪更盛,可能引发高热、咽痛加剧等情况 。”
崔婉听完,恍然大悟,不住地点头,说道:“苏瑶姐,听你这么一讲,我可算明白了,以后真不能随便吃药,得先搞清楚病因才行 。” 苏瑶微笑着点头,鼓励道:“对呀,多了解一些中医知识,对自己的健康很有帮助 。”
她微微俯身,修长的手指轻柔地抚过案几上那本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医书,每一下抚摸都仿佛带着对中医智慧的敬畏。她的目光中透出一丝深邃,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来的中医大家们对话。“就拿咳嗽来说,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却藏着大不同。” 她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却有力,“风寒咳嗽需要用麻黄、桂枝等辛温解表的药物来驱散寒邪。麻黄就像一位勇猛无畏的先锋,能开腠理、散风寒,帮助人体打开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桂枝则如同一股温和的暖流,既能助麻黄解表散寒,又能温通经络,让被寒邪凝滞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说着,她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脑海中勾勒着药物发挥作用的奇妙场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