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情绪调节
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情绪调节,异地主人可以下达的100个任务小圈,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你看,中医的这种顺应自然规律养生的理念,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饮食起居到情绪调节,都有着具体而实用的指导方法。它让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不忘回归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健康长寿的目的。”
崔婉微微蹙着眉,眼神中满是思索,追问道:“那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究竟该通过哪些具体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顺应自然来养生呢?感觉这道理虽然明白,但落实到日常行动上,还是有些迷茫。”
苏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亲切的微笑,耐心解释道:“其实顺应自然养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很多方法都融入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里。就拿春季来说,这是一个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阳气逐渐生发,人体的肝气也随着自然之势开始活跃。在饮食方面,多吃绿色蔬菜便是顺应这一规律的好办法。像菠菜,它性凉、味甘,入肠、胃经,具有滋阴平肝、助消化的功效,能很好地助力肝气疏泄。清炒菠菜,简单又营养,一盘翠绿的菠菜端上桌,仿佛把春天的生机引入了厨房。还有芹菜,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的作用。凉拌芹菜,清脆爽口,是春季餐桌上的一道佳肴。除了饮食,春季的作息也很关键,我们应早睡早起,趁着清晨的阳光,去户外散步、慢跑,吸收大自然的阳气,让身体与春天的活力同频共振。运动时微微出汗即可,过度出汗反而会损耗阳气。
夏天一到,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出汗量增多,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流失较大。此时,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是养生的重点。绿豆堪称夏季消暑的佳品,它性凉,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煮上一锅绿豆汤,晾凉后饮用,既能解渴,又能清热。西瓜也是夏季的标配,多汁甘甜,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补充人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糖分。但要注意,西瓜虽好,也不能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在水分补充上,不能等口渴了才想起喝水,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白开水是最佳选择,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夏季昼长夜短,作息上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最晚也不要超过 11 点,中午最好能小憩一会儿,养养心气。运动方面,适合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项目,如游泳、瑜伽等,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因过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损伤元气。
步入秋天,气候逐渐干燥,空气湿度降低,人体的肺脏容易受到燥邪侵袭。所以,秋天养生重在润肺。梨是润肺的首选水果,它多汁、味甘,具有清热降火、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可以将梨切块煮成梨汤,或者蒸熟后食用,既能缓解秋燥带来的咽干口燥,又能养护肺脏。百合同样是秋季养生的好物,它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百合可以和银耳一起炖煮,做成银耳百合羹,口感软糯,营养丰富。在饮食上,还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早晚时段,避免着凉。作息上,应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运动方面,登山、慢跑等户外运动都很适宜,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欣赏秋天的美景,愉悦身心。
到了寒冷的冬天,自然界阳气潜藏,人体也需要养精蓄锐,抵御严寒。此时,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能帮助身体保暖,增强抵抗力。羊肉性温,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既能暖身,又能滋补身体。桂圆也是冬季养生的佳品,它味甘、性温,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将桂圆和红枣一起煮水饮用,或者直接食用。在冬季,作息要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以养阳气。保暖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的保暖,外出时要戴上帽子、围巾,穿上保暖的鞋袜。运动方面,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既能活动身体,又不会因寒冷天气而受寒。
总之,顺应自然养生,就是要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我们的饮食、作息和运动,让身体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才能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崔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好奇,紧接着追问道:“听起来确实很实用!那在作息方面,具体该怎么遵循中医理念来养生呢?感觉作息这事儿,虽然天天都在经历,但真要讲究起来,学问还挺深。”
苏瑶神色认真,耐心地继续说道:“作息在中医养生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一直倡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小宇宙,自身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完美契合,如同齿轮般相互咬合、精准运转。白天,阳气生发,万物活跃,人体也应顺应这股阳气,保持清醒,积极投入劳作与活动,让身体的阳气得以舒展;夜晚,阴气渐盛,阳气潜藏,此时就该休息,让身体得到放松与修复。所以,我们务必尽量早睡早起,坚决避免熬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