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初遇倾心,医女的大唐恋歌,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在长安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苏瑶凭借着独特的见解和善良的心地,在一些文人雅士的聚会中渐渐有了些名气。一日,李明轩告知苏瑶,近日将有一场为庆祝边疆战事大捷举办的盛大宴会,王公贵族、朝中大臣都会出席,还特意邀请她一同前往,苏瑶欣然应允。
宴会当日,苏瑶身着一袭淡粉色的襦裙,简单的发髻上只插着一支玉簪,虽无过多华丽装饰,却在一众盛装打扮的女子中显得清新脱俗。踏入宴会大厅,仿若置身于梦幻与荣耀交织的奇妙之境。大厅的穹顶极高,悬挂着数盏巨大的琉璃宫灯,暖黄的灯光倾泻而下,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也给所有宾客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四周墙壁上,巨幅的战争胜利壁画夺目非常。画中,金戈铁马、硝烟弥漫,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英勇身姿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边疆战事大捷的激烈场景,彰显着大唐的赫赫军威 。壁画之间,镶嵌着精美的浮雕,雕刻着龙凤呈祥、瑞兽献福等吉祥图案,细腻的纹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诉说着盛世的繁荣。
地面由光洁的大理石铺就,倒映着灯光与人影,仿若一面巨大的镜子。厅中摆放着数张雕花木桌,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金银餐具在灯光下闪烁着华贵的光芒。美酒佳酿不断被侍者端上,酒香四溢,混合着食物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大厅。
身着华服的王公贵族、朝中大臣们三五成群,欢声笑语不断。女眷们个个珠翠满头,身着绫罗绸缎,艳丽的服饰在灯光下流光溢彩,她们手中轻摇着团扇,优雅地交谈着;男人们则身着长袍,腰佩玉佩,举杯相庆,谈论着朝堂之事与边疆战事。乐师们在一旁奏响悠扬的丝竹之乐,舞者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长袖飘飘,身姿婀娜,为宴会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欢快的氛围。一位武将豪爽地大笑,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今日能与诸位同庆这胜利,实在快哉!来,干了这杯!” 众人纷纷响应,举杯一饮而尽,宴会的气氛愈发高涨。
就在苏瑶四处张望时,人群中一阵骚动,原来是战功赫赫的李逸将军到场。只见他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身姿挺拔如松,剑眉星目,举手投足间尽显英气。苏瑶的目光不自觉地被他吸引,心中暗自惊叹:“这便是那位李逸将军,果然气宇不凡。”
李逸走进大厅,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不经意间与苏瑶的目光交汇。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苏瑶眼中的好奇与灵动,让李逸心中微微一动。他礼貌地向苏瑶点头示意,苏瑶也回以微笑,脸颊微微泛起红晕。
随着一声悠扬的钟鸣,宴会正式拉开帷幕。原本在大厅中随意交谈的宾客们纷纷走向各自的座位,一时间,衣袂飘飘,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主位上,高坐的皇帝面带微笑,抬手示意众人落座。众人依序坐下后,皇帝端起酒杯,起身发表祝词:“此次边疆大捷,皆赖诸位将士奋勇杀敌,保我大唐疆土,朕心甚慰。今日设宴,与诸位同享这胜利之喜!” 言罢,一饮而尽。众人纷纷起身,高呼万岁,随后举杯痛饮,场面庄重而热烈。
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站起身来,双手举着酒杯,声如洪钟:“陛下圣明,将士用命,才有这边疆的安宁。这杯酒,敬陛下,也敬所有浴血奋战的兄弟!愿我大唐武运昌盛,四方来朝!” 说罢,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乐师们奏响欢快的曲调,舞者们鱼贯而入。她们身着五彩霓裳,手持长绸,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长袖挥舞间,彩绸如行云流水,变幻出各种美妙的图案。宾客们的目光被舞者吸引,有的不禁轻声赞叹,有的与身旁之人交头接耳,分享着对舞蹈的喜爱。一位老臣捋着胡须,对身旁的年轻官员说道:“这舞蹈编排精妙,舞者技艺高超,当真是赏心悦目啊。” 年轻官员不住点头,眼睛紧紧盯着舞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宴会进行到高潮,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歌女走上舞台,轻启朱唇,歌声婉转悠扬,如黄莺出谷,响彻整个大厅。宾客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之中。就连一向严肃的武将们,此刻也都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富家公子们更是兴奋不已,其中一个忍不住大声叫好:“这歌声,简直绝了!” 他的友人也跟着附和:“是啊,今日这场宴会,不仅有美食,还有如此美妙的歌舞,真是不虚此行。”
在歌舞的间隙,侍者们不断穿梭在席间,为宾客们添酒上菜。珍馐美馔一道接着一道,摆满了餐桌。一盘 “凤凰展翅” 造型精美绝伦,选用上等的烤鸭,鸭皮烤至金红透亮,泛着诱人的油光,片成薄片后整齐码放,搭配翠绿的黄瓜丝与洁白的葱丝,再佐以特制的甜面酱,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道 “翡翠白玉羹”,嫩白的豆腐与翠绿的菠菜汁巧妙融合,汤汁浓稠,清香扑鼻,入口即化,引得宾客们赞不绝口。
这时,一位年轻的文官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对着身旁的同僚们说道:“今日之宴,歌舞升平,美食佳肴,实乃盛世之景。愿我等文人,也能效仿武将保家卫国之精神,以笔为剑,为大唐的文治添砖加瓦 ,共筑盛世辉煌!” 众人纷纷响应,举杯同饮。
宾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交流着彼此的见闻。朝堂上的趣事、民间的奇闻,都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位女眷掩嘴轻笑,对身旁的同伴说:“你可听说了,近日朝堂上为了一项新政,几位大臣争论得面红耳赤呢。” 同伴好奇地凑近,追问详情,两人便小声地讨论起来。
整个宴会大厅,欢声笑语、觥筹交错,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祥和的氛围。这场宴会,不仅是对边疆战事胜利的庆祝,更是大唐盛世繁华的一个缩影,展现着大唐的强大与包容。
宴会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不断。众人纷纷向李逸敬酒,表达对他的祝贺与敬仰。李逸虽一一应对,目光却时不时地看向苏瑶。苏瑶在一旁与李明轩交谈,偶尔也会抬眼,与李逸的目光不期而遇,每次对视,两人都会迅速移开视线,心中却泛起别样的涟漪。
宴会进行到一半,一位贵族子弟突然提出要比试诗词,众人纷纷响应。苏瑶自幼对诗词也有涉猎,便饶有兴致地观看。李逸被众人推举为评判,他起身,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苏瑶身上,微笑着说:“听闻苏姑娘见解独到,不如也参与其中,为这宴会添些趣味。”苏瑶正悠闲地坐在座位上,手指随意地翻着面前的诗集,周围大臣的讨论声像背景音乐一般环绕在她耳边。突然,“苏瑶” 两个字清晰地传入她耳中,她微微一愣,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正好对上李逸那带着一丝挑战意味的眼神,没想到李逸会在这个时候点她的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