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悉心指导,医女的大唐恋歌,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瑶微笑着回应:“没错,养生并不是要追求完美,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不同,所以养生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了解它的需求,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崔婉深有感触地说:“是啊,我以前总是忽略身体的信号,比如累了还硬撑,饿了也不按时吃饭。现在想想,真是对自己太不负责了。以后我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好好照顾它。”
苏瑶赞许地点头:“这样想就对了。身体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好好珍惜它,它才能陪伴我们走得更远。而且,当我们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时,心情也会变得更加平和。”
崔婉笑着回应:“是啊,我现在已经开始感受到这种变化了。每次早睡早起,或者吃完一顿健康的饭菜,我都会觉得特别满足。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苏瑶温柔地看着她,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轻声说道:“这就是养生的魅力。它不仅让身体更健康,也让心灵更充实。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时,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比如,《黄帝内经》所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
苏瑶轻轻翻开《黄帝内经》,手指缓缓滑过泛黄的书页,继续说道:“‘谨和五味’,就是要谨慎地调和五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 —— 肝、心、脾、肺、肾。适当摄入五味,能滋养相应的脏腑,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就拿酸味来说,适量的酸味食物,如山楂、醋等,可入肝经,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帮助肝脏藏血,让肝气疏泄有序。但若是过食酸味,就会使肝气过于收敛,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等症状。”
崔婉听得入神,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思索,忍不住问道:“苏老师,那苦味呢?苦味食物对身体有什么作用?”
苏瑶微笑着耐心解答:“苦味对应心,苦味食物,像苦瓜、莲子心等,具有清热泻火、养心安神的功效。在炎热的夏日,适当吃些苦瓜,能清除心中的烦热,让人心神安宁。不过,苦味性寒,若是本身脾胃虚寒的人,过量食用苦味食物,就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问题。”
苏瑶轻轻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甘味入脾,像山药、红枣、小米等食物,都是甘味的代表。甘味食物能滋养脾胃,补益气血。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强健了,身体才能有充足的气血供应。但过食甘味,又容易生湿生痰,导致肥胖、困倦等情况。所以,饮食中甘味食物的摄入也要适量。”
崔婉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不时点头表示理解。苏瑶看着崔婉专注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继续说道:“辛味对应肺,葱、姜、蒜、辣椒等都属于辛味食物。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能帮助肺气宣发,抵御外邪。比如,在感冒初期,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生姜红糖水,微微发汗,能缓解感冒症状。但辛味食物多温热,过量食用容易上火,损伤肺阴,出现咳嗽、咽干等症状。”
“那咸味呢,苏老师?” 崔婉迫不及待地问道。
苏瑶轻轻放下茶杯,微笑着解释:“咸味入肾,海带、紫菜、海参等食物都带有一定的咸味。咸味食物能软坚散结、补肾益精。但咸味食物若是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对肾脏造成损伤。所以,饮食中盐的用量一定要控制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