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章 百科全书,医女的大唐恋歌,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丫鬟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深知,中医的方法虽不像一些快速祛斑的产品那样立竿见影,但从根本上调理身体,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严格按照崔婉小姐所说的方法去做,期待着自己的肌肤能重新焕发出往日的光彩。在这暖阁之中,崔婉的话语如同春日的暖阳,照亮了丫鬟心中对美丽与健康的渴望,也让她对中医这一古老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畏与信赖 。
就在这时,崔婉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忍不住开口问道:“苏瑶,除了足阳明胃经,其他经络是不是也有各自独特的养护方法呀?” 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她微微向前倾身,眼睛睁得大大的,满含渴望地盯着苏瑶,仿佛苏瑶身上藏着解开所有谜题的钥匙。在崔婉眼中,苏瑶就像一本行走的中医百科全书,总能在她对中医知识的探寻中,给予满意的答案。
苏瑶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那笑容仿佛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倍感温暖。“是的,小姐。人体的经络系统啊,就像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每一条经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脏腑、器官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好比足太阴脾经吧,它与足阳明胃经可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呢,就像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共同肩负着脾胃的运化功能。” 苏瑶的声音轻柔而舒缓,宛如山间潺潺的溪流,流淌进崔婉的心里。
崔婉听得入神,不禁微微皱眉,脑海中努力勾勒着苏瑶描述的画面,追问道:“那具体该如何养护足太阴脾经呢?” 苏瑶见状,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小姐,养护足太阴脾经,首先饮食上要格外注意。像山药、芡实、白扁豆这类食物,都是健脾的佳品。平日里可以多熬些山药粥,将新鲜的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与粳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小火慢熬,煮至粥浓稠绵密。常喝此粥,能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
说到此处,苏瑶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崔婉专注的神情,接着说道:“再者,按摩穴位也是个好办法。三阴交穴,就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每日闲暇时,用手指轻轻按压此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10 - 15 分钟。长期坚持,可促进脾经气血的流通。”
崔婉一边听,一边在自己腿上比划着三阴交穴的位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这中医的学问真是精妙。那其他经络呢,比如足厥阴肝经?” 苏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为小姐对中医知识的浓厚兴趣感到欣慰。“足厥阴肝经主疏泄,与情志关系密切。养护肝经,情绪的调节至关重要。平日里要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少郁闷。闲暇时,不妨多去郊外走走,亲近自然,让身心得到放松。”
“另外,太冲穴是肝经的重要穴位,位于足背,第 1、2 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当心情不畅时,多按揉太冲穴,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把体内的郁气都排出去。” 苏瑶详细地讲解着,还亲自示范按揉太冲穴的动作。崔婉认真模仿着,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感叹道:“苏瑶,你懂得可真多。这些知识要是能让更多人知晓,定能帮助不少人调养身体。” 苏瑶谦逊地笑了笑:“小姐过奖了,这都是些粗浅的中医知识。若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自然是极好的。”
苏瑶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拿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养护脾经呀,咱们可以从饮食方面入手,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像芡实,它可是个好东西,味道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的功效。” 苏瑶说着,脑海中浮现出芡实的模样,那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芡实,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把芡实熬在粥里,煮得软糯香甜,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它对脾胃的滋养。” 苏瑶的描述,让崔婉仿佛也闻到了那股粥香,不禁咽了咽口水。
“还有薏米,也叫薏苡仁,它味甘、淡,性凉,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苏瑶继续说道,“薏米的外观细长,颜色微微泛白,别看它个头不大,作用可不小。用薏米熬粥或者煲汤,不仅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还能健脾养胃。不过,薏米性凉,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食用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温性的食材,比如红枣、桂圆,这样既能发挥薏米的功效,又不会损伤脾胃。” 苏瑶耐心地讲解着,崔婉听得入神,不时轻轻点头。
崔婉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开口问道:“苏姐姐,那这芡实和薏米,在咱们府上的厨房里能找得到吗?” 苏瑶微笑着,眼中满是自信:“小姐放心,这芡实和薏米,都是常见的食材,咱们府上的厨房肯定有储备。待会儿我就去和厨房的师傅们说一声,让他们准备些芡实粥和薏米汤,给小姐和府里的家人们尝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